雖然事實上同為一神,可冥神中的冥字,總給人以太多的想象空間,比如冥域,比如冥界,再比如閻王和地獄,再配以冥神的神像,除非冥凱那類的鐵粉。

不然,即便塑了主神的神像,人人懼之,靠近都不願意,也就更不會有多少香火了。

當時左成賢電閃雷光間,便轉換了一個概念,這樣聽起來,就舒服多了嘛。

他還有了一個更為絕妙的想法,估計神女也不會不喜的。

燃晴:看吧,在絕對的優勢下,天道也會妥協!

左成賢能把冥神和戰神聯絡在一起,一個連冥神的生平都不清楚的凡人,相信嗎?

在左成賢的合理引導下,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

成功轉移了怒火的百姓,開始聲討其他幾大家族,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個時候寄蘭說話了,“大人,之前一直聽主子說起,時疫傳染性極強,這個時候最應該隔離。”

而不是聚滋事兒,這樣漫延的只有更快,直至如今,也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左成賢苦笑一聲,莫說沒有藥方,即便有方子,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如今,哪裡配得齊整?

唯今之際,最簡潔也是最快速的就是讓神女消了氣,再度出手,救治這些苦難中的百姓。

那還等什麼?都去神殿祈禱跪拜吧!

不知是不是天道有否出手,沒過多久,甚至都沒等到燃晴再次出面,其他三大勢力的人都派使者前來了汝城。

對的,現在的這座小城已經被命名為汝城。

左水右女中的三點水錶示,當初神女布雲施雨的無量功德。

右女中的女更顯直白,因神女而命名,故曰汝城!

這些人都是快馬加鞭,星夜兼程趕來的,而且是行色匆匆,似有許多為難之事。

進得城來,第一時間不是拜訪左成賢這個主人,而是趕至已經停工的神殿中。

一行人,兩行人,三四行人,左一排,右一排,烏央央一大片人,擠開求神的人群,倒頭就跪,而且嘴裡還唸唸有詞。

空間中的劉田,“妹啊,已經死了二十個百姓了。”

言外之意,是在催促她早日出去,解百姓之苦。

燃晴哧笑一聲,“生老病死,本就是凡人應該經歷的苦劫,這是天地均知之事,與我何關?”

理論上來說,凡人的事情自有凡人自己解決,撐不過去了,生每有大批大批的人口死亡,那也是天道的選擇,各因修各果,委實沒必要亂了正常的輪迴。

真若強行插手,天道才會怪她多管閒事,使該死的人死不成。

劉田咂舌,不怪乎有那麼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還真是有道理呢!

“而且,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昔日的冥神,不必他們跪求,甚至他們很是珍惜的保留著自己的信仰之力,也同樣給予他們以庇護。

只是,在冥神遇難時,這些人同樣選擇了無視與冷漠。

燃晴自認為,修道修仙成神,都是為的自在妙法,掌握了力量,首先要讓自己活的自在逍遙,而不是固守著可笑的規矩,與其如此不自在,何必還要枯守著萬千枯黃?

真以為修道就是如同泡在母胎中,渾身暖洋洋的嗎?

狗屁,她可是雷靈根,自修煉起,就要經受雷劫之力,時不時被劈個外焦裡嫩。

這份苦,可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承受著的。

至於說掌握了強大的力量後,造福一方百姓,扶植弱小的同時,也講求互利互惠,沒理由只求索不付出。

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在哪裡都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