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金烏負日(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頭聞言,索性不穿衣服了,光著膀子,趿拉著鞋,趕緊生火熱粥。
鮑泰起了惻隱之心,心想:“再等等吧,別嚇著、餓著孩子。”依舊繼續倚牆而立。
只聽老嫗嘮叨開了,“這是什麼世道啊,兒子戰死了,兒媳扔下孩子跟皮貨商跑了,可憐我這獨苗小孫孫啊!”
說著哭了起來,恨恨的吼道:“皇帝怎麼沒被咒死啊,連年打仗,天天收稅,仗都打到長安城了,讓人們怎麼活啊,皇帝真狠啊,自己滅自己的族!”
“小點聲。當心被人聽見。”
老嫗急了,“聽見就聽見,還不能說兩句啦。”
可聲音卻小了,“你說大牢裡有兩個奶媽給個小不點餵奶,你把咱孩子也抱去,跟著吃幾口唄?”
老翁不言語,“老頭子,孩子都快七個月了,一點也不長,跟生下來時候沒啥區別,這樣下去,孩子就餓死了。”
老翁嘆了一口氣,“真不行啊,回頭我打聽一下街坊,誰家有就去誰家吃兩口吧,再喝點米湯墊補吧。”
老嫗岔開話頭,“孫子出生的時候,屋裡紅通通的,一群斑鳩在房簷咕咕咕地叫著,難道小孫果真是天命富貴,你家真是高皇帝血脈?”
鮑泰聽的入迷,驚得差點兒出聲。
“本來就是,孩子生辰庚寅年二月初二辰時,我找了好多佔卜者,都說是金烏負日瑞兆,猛虎下山月,巨龍抬頭晨,孫兒是大吉大貴之人。當年高皇帝是風流人物,赤帝子下凡,一次大戰失利,高皇帝藏匿於灌木叢中,樹枝上斑鳩啼鳴,追兵見樹上有斑鳩,便斷定灌木叢中沒有人,不然斑鳩早就驚飛了。於是追兵離去,高皇帝逃過死劫。高皇帝先入關中,在咸陽宮臨幸了曾祖母,可項羽把高皇帝趕到了灞上,高皇帝只得做了漢王,可卻忘了曾祖母了。”
“要說蕭丞相是好人啊,發現曾祖母懷孕了,就暗中保護扶持,待得高皇帝做了天子,才知曉還有個兒子漂泊在外。可曾祖母在咸陽宮裡見慣了血雨腥風,硬是拒詔不入未央宮……”
“得了,這點事說起來就停不下來,快拿稀粥過來。”老翁立馬沒了脾氣,盛粥端了過來。
老嫗輕輕吹著,給孩子喂著粘稠的米湯,“老頭,我信你的話,咱孫子戴的這對玉玦,一看就是寶物,瞧那花紋,瞧那色彩,真漂亮啊。”
“那是,我阿翁說這玉玦是始皇帝命人打造的,五色五對,據說這玉玦都是給扶蘇的,後來天下大亂,曾祖母就偷了一對黑的,說是可保長命富貴。”
“對,對,就是長命富貴,保佑小孫孫榮華富貴一生。”
“哦哦,小心肝,不哭了,快睡覺,爺爺給你唱《三侯之章》,‘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小孩大聲嚎了起來。
“死老頭,你別嚇著孩子,還是我來。小孫孫,聽好嘍。皮馬蜂,鑽地縫,我是我舅親外甥。走在路上拾根針,是我舅的心。肚子呢?在我舅家堡子呢!......”
鮑泰聽的這驚天秘聞,方寸大亂,得從長計議了,轉身翻牆而走,消失在夜色裡。
(漢代年代久遠,親屬之間的稱謂與當前大相徑庭,所以本文都沿用咱們現代人的稱呼習慣,便於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