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賞又如何呢?

對柳如衣來說,舞劍能讓她短暫的忘卻所有煩惱,忘卻生娘病逝的痛楚,忘卻自己並非一人,從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只要自己喜歡,那麼自賞有何不可?

以後,柳如衣的日子多是舞劍相伴!

那一年,柳如衣正值十五,這一年也發生了一件改變她人生的事情!

峰巒山為一大正派,其門派落座於京城以外的一座大山,山峰連綿不絕,碧海藍天,景色更為宜人。

其最高的一峰直入雲霄,有天泉而降,聽說其中的天泉水可以世間百病,甚至長生不老。

而峰巒山派,正落座在於此高峰山下!

峰巒山派的掌門人為一老太,人稱塵巒師太,其功德無量,傳聞內功境界已達後天之境。只因後來的塵巒師太不再問世,故而無人知曉她目前修為,成了謎團!

塵巒師太享世人尊敬,這是因為早年間太上皇微服出巡時,也就是上一代天子,遭受了埋伏刺殺。在跟隨的侍衛死無一人後,這太上皇逃到了峰巒山下,正巧被當時的塵巒師太救了下來,並擊退了一干行刺之人。

當時的太上皇早已身負重傷,在被塵巒師太救下後便昏迷不醒,險些丟了性命,其跟隨的公公更是嚇的跪天跪地,連夜架馬回京將此時稟報皇太后,而在一眾太醫趕到峰巒山的第二日,這時,他們的太上皇已是清醒,身上的傷也不復存在,彷彿在太上皇身上未發生任何事般。

其實,這正是峰巒山上的天泉池救了太上皇一命!

當日塵巒師太將太上皇送入天泉池中,以後天之境真氣打通太上皇的血脈,為其療傷,這才有了太上皇第二日清醒過來的奇蹟。

以後,太上皇將峰巒山封為聖地,而當今峰巒山的牌匾,便是當時這太上皇所立下的。

後來聽說太上皇每過三年都會上一趟峰巒山,沐浴天泉池,也因此立下聖旨,任何人非峰巒山派的人未經允許私闖聖地,等同於觸犯王法,峰巒山的弟子有權將其擊殺或擒拿,哪怕是當今的天子上峰巒山,都要經過塵巒師太准許才可踏進大門。

而最重要的一條規矩是,天泉池立為峰巒山禁地,除了當代掌門人,任何人都不得進入!

對此,過去的太上皇為何立下此規矩,眾說紛壇。其中世人傳的最多的,便是因為峰巒山中的天泉池有長生不老之效,太上皇想佔為其有,修的長生之術。

但無論是哪種,世人都難以考究!

除此之外,峰巒山每年都有弟子下山歷練,其目的在於懲惡除奸,弘揚峰巒山一派的正氣。也有一批弟子每年會給乞討的人家施粥發糧,為天子分憂,不計回報,此善舉作風更是深受老百姓心裡。

故此,這也鞏固了峰巒山在江湖正派中的地位!

且說一日,塵巒師太化身尼姑下山隨緣,打算尋求自己心中的真正道義。她來到了京城,在一處溪河上,塵巒師太看到了一位女孩正在舞劍。

這是個嬌小的女孩,她手中持的是一樹枝,動作乾淨利落,行雲流水,像是一套完整的功法劍式。只是在那招式中,卻有漏洞百出,多處破綻,塵巒師太一眼便看了出來!

塵巒師太有些好奇,她又觀望了女孩一會兒,然而讓她驚愕的是,女孩的眼中很是淡漠,彷彿對世間萬物了無生趣,小小年紀就給人一種冰冷,又內斂的感覺。

同時在女孩的眼中,塵巒師太還看到了一種期待。

塵巒師太不禁想道,女孩是在期待什麼呢?

那一刻,塵巒師太動了惻隱之心了,一種收女孩為親徒的念頭就此升起。很快,幾日後塵巒師太找了女孩的家中,她得知了女孩是柳家府上柳圳文的小女,叫柳如衣,塵巒師太對此也向柳圳文表明來意。

要說峰巒山柳圳文自然知曉,其掌門人要收他小女柳圳文自然欣喜萬分。

畢竟講通俗的,除去峰巒山的功德和氣派不說,要知道,峰巒山背後的靠山可是朝廷,其掌門人塵巒師太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在當時,柳府作為普通不過的人家,如果說他們柳家能跟峰巒山扯上關係,那柳府的名聲和地位可想而知!

只是在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柳圳文不知道小女的想法,是否願意拜在塵巒師太門下?

故而當柳圳文將此事告訴了他小女時,他心裡是忐忑的。畢竟自己小女早已過了學武年紀,而且拜師學藝說來簡單,其中艱辛和苦頭卻是常人難以承受。

柳圳文擔心自己小女害怕,從而失去了一個擴大柳府的機會!

令柳圳文沒想到的是,他的小女柳如衣竟然答應了,且是沒有任何思索和猶豫,柳圳文未懂自己小女的心思,只當是機會來了,他柳圳文抓住了。故而在柳如衣隨著塵巒師太上山回宗的那一天,也是柳圳文人生中最風光的一天!

因為自那一天起,柳府一躍成了大戶人家,且聽說小女深受塵巒師太疼愛,為塵巒師太親傳弟子。

就在柳如衣學藝五年回來,也就是今年,塵巒師太親自送下山,當今天子更是派了數十名御前侍衛接送,聲勢可謂浩蕩。

同一年,柳如衣因其脫穎而出的相貌,成為了京城眾多青年追求的物件。此後,便有了京城四大美人之一的頭銜。

如此,說親的人踏破了柳府的門檻,誰人都想得到柳如衣的青睞,最後還是柳圳文搬出了塵巒師太的名聲,此時才漸漸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