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三等侯爵(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這樣深空探測波不斷擴散,在六天後擴散到半徑120光年以外。
與此同時,深空探測波探測到的資料也開始回傳。
又是六天後,所有探測結果順著收縮的深空探測波匯總在深空雷達傳輸給艦載光腦。
艦載光腦開始繪製星圖,經過幾個小時的繪製投影出星圖的全息投影。
李牧看著懸浮在眼前半徑一百二十光年的球形星圖全息投影,意念選中星圖外圍一個星系不斷放大,放大到極限甚至能看到星系內行星地表,但是這也就是極限了,無法看到行星地下的資源分佈。
改變目標,這一次他選擇星圖核心的星系。
放大星圖,這一次星系放大後其內的行星甚至標註了地下探測出來的資源。
前後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深空探測波的持續時間。
越是靠近鳳凰號,深空探測波探測時間越久,探測出來的資訊也就越多,反過來探測距離越遠,深空探測波有所削弱不說,探測時間相對來說也很短。
最後李牧放大星圖上鳳凰號當前所在星系,最後放大到鳳凰號周圍六光天範圍。
在這個範圍內,探測精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別說是虛空中的隕石等實物,甚至是深層虛空的空間波動等等深層空間的資訊深空魔眼都探測的一清二楚。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李牧徹底弄清楚了深空魔眼的效能。
半徑六光天內,天涯咫尺近在眼前。
半徑兩光年內,能深入探測到行星內部有什麼資源分佈。
半徑十光年內,探測到的星體內部的資料開始逐漸減少。
半徑超過十光年到一百二十光年,深空魔眼能探測到表面的一切能繪製出星圖,但是難以探測到行星內部,更不容易找到隱藏起來的目標,所以他此前認為的提升萬倍探索效率有些誇大了。
實際上探索效率最多提升千倍,想更進一步提升探測效率還是要依靠深空魔眼的分身。
李牧將火種源幣轉化為火種源力注入,深空魔眼吸收了一萬火種源幣,分裂出一個拳頭大小內部有眼睛圖案的火焰,啟用光物質蟲洞開啟蟲洞,這一團火焰虛空一閃穿過蟲洞抵達數百光年外。
脫離蟲洞的火焰,接近一顆隕石的時候融入其中。
深空魔眼的分身沒有實體,需要融入外物才能穩定下來發揮作用。
李牧啟用這個分身的探測力量,以隕石為核心開始向外釋放半徑十二光年的深空探測波,同時所有的探測資料都回傳給深空魔眼,雖然探測距離僅有十分之一,但是深空探測波的優先度維持在一千。
而且除了分裂魔眼特性,深空掠奪和深空通道兩個特性分身都繼承了。
李牧透過深空魔眼分身的視角,選定範圍內不遠處一顆隕石。
選定的瞬間啟用深空掠奪,深空探測波立刻有一部分脫離深層虛空包裹住這顆隕石,下一刻已經將隕石傳送到深空魔眼分身跟前,緊跟著落入深空通道特性開啟的微型空間蟲洞送入鳳凰號的物資艙。
前後不過幾秒鐘,這個被選中的隕石已經跨越數百光年收入物資艙。
“真不錯……”
李牧欣喜的製造出更多深空魔眼分身。
前後消耗199萬火種源幣,加上第一個足足有了兩百個深空魔眼分身。
不是不能製造更多,而是深空魔眼分身也需要深空魔眼本體提供能量供給,最後所有的能量都需要光物質引擎提供,再多製造一些分身光物質引擎實在是撐不住能量消耗了。
當然他也能自行提供能量,用火種能量的能量塊填補消耗。
不過這樣一來,那就是個無底洞了。
所以目前最合適的數量就是兩百個,除非以後更換了更厲害的火種引擎,否則深空魔眼都不會繼續擴散分身,相對數量來說李牧更頭疼的是怎麼投送這些魔眼分身。
依靠光物質蟲洞,差不多一天過一些能開啟一個蟲洞。
199個全部投送出去,這至少需要大半年。
李牧想來想去,決定將這些魔眼分身融入精英品質的常規戰列艦。
然後由這些戰列艦搭載魔眼分身分散開前往不同星系,這能大幅提升魔眼分身的探測範圍和行動能力,他也能透過魔眼分身遠端操控這些常規戰列艦在宇宙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