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PS(第4/4頁)
章節報錯
亞歷山大盧瑟已經吸收死亡風暴,實力絕強,能把扎比羅(盧瑟用10年時間才完成的超人克隆體)活活打死,也擊敗了黑亞當、賽尼斯托等惡棍,撕毀了盧瑟的綠殼機甲。
只要亞歷山大盧瑟輕輕一擰,就能像擰開可樂瓶蓋一樣擰掉盧瑟的腦袋,結果他把盧瑟扔在地上不管了,讓盧瑟有機會糾集一群惡棍,把亞歷山大盧瑟活活陰死。
賽尼斯托用鋼針插在亞歷山大盧瑟胸口,黑亞當充當人肉炸彈,抱住亞歷山大盧瑟大喊“沙贊”,雷電之力順著鋼針進入亞歷山大盧瑟體內,解除他的沙贊狀態,盧瑟這才慢悠悠走過去撿人頭。
有點劇情殺,亞歷山大盧瑟一邊叫囂要統治新地球,一邊只殺嘍囉,不對主要人員(盧瑟、黑亞當等人)斬盡殺絕。
......
原漫畫劇情在中已經改得......不說面目全非,除了大事件名字沒變,內容和細節幾乎全部變了。
密特隆沒機會遭遇被正聯拉下莫比烏斯之椅的屈辱,直接在3號地球嗝屁,我還給他保留了幾分臉面:有機會躲閃,逃入時間之河,才被具有追蹤功能的歐米伽射線命中。
莫比烏斯之椅從時間之河回到3號地球哥譚廢墟,被夜梟得到。
坐上莫比烏斯之椅後,夜梟立即明白了所有的事。
已成知識之神的本體坐在椅子上,偽裝成原子俠技術打造的人工智慧“智子”,借用唯一英雄亞歷山大盧瑟的小火箭炸開一條聯通主宇宙的縫隙,把局外人和原子女送到主宇宙。
知識之神夜梟藉助莫比烏斯之椅修改時間線,讓原子女取代自己在主宇宙的同位體......
依靠夜梟的莫比烏斯之椅,局外人和原子女才能依靠資訊差,對正義聯盟、秘密會社的惡棍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碾壓。
至於原漫畫夜梟沒有莫比烏斯之椅,局外人阿福也沒百特曼的智慧,為什麼能猛龍過江,以普通人的實力、外來者的身份,控制整個秘密會社(盧瑟、汪達爾薩維奇臉都不要了),還碾壓擁有最強大腦的百特曼的正聯,他的幫手只有區區原子女和網格(邪惡版鋼骨)......除了劇情需要,我真的找不到別的理由。
……
再多說一句,為什麼原漫畫中,要在“達克賽德戰爭”結束後,安排夜梟得到莫比烏斯之椅。
在這本書中,曼哈頓博士改寫dc歷史的“末日鐘聲”事件已經發生,早在哈莉出生時已經發生,而在現實中,“末日鐘聲”出現在2019年,在達克賽德戰爭這個系列事件後面。
所以,夜梟得到莫比烏斯之椅的唯一目的,就是透過他的神秘死亡,吸引讀者的好奇。
誰殺了夜梟?
最後dc漫畫公司推出“末日鐘聲”的漫畫。
說白了,夜梟得到莫比烏斯之椅到最後死亡,就只是為了引出後面的“末日鐘聲”故事。
如果我不改變夜梟得到椅子的時間,也讓他在達克賽德戰爭結束後得到椅子,然後死亡,會顯得很傻。
唔,只是我傻,我不是說dc漫畫這麼安排很傻,事實上,這個懸念持續了很長時間,有點類似《火影忍者》中的面具男,在帶土揭開面具前,讀者和觀眾都在猜他是誰。
夜梟不是唯一一個為“末日鐘聲”做鋪墊的劇情角色,閃電小子沃利,潘朵拉,都是犧牲品。
末日鐘聲本身的劇情不提,dc主編在大事件的構思上很巧妙,我說了很多“末日鐘聲”發生在“達克賽德戰爭”後,對吧?其實,我說的是漫畫的髮型順序。
原漫畫的故事上,就是“末日鐘聲”很早就發生了,至少發生在“達克賽德戰爭”之前,和這本的設定相似。
或者說,遵從了漫畫原來的設定,所以才讓哈莉出生在末日鐘聲之後。
與中正聯英雄知道世上有守望者不同,曼哈頓博士在融合守望者宇宙與dc黃金時代主宇宙後,並沒把守望者和自己的歷史寫入新的現實(這倒不是二設,只能說,dc漫畫太雜,很多還相互矛盾,中的設定也符合漫畫設定,只不過是另一個刊物的漫畫)。
夜梟坐上莫比烏斯之椅,已經知曉多元宇宙所有秘密,他發現世界已經被曼哈頓博士修改,發現現在的現實是在末日鐘聲之後,所以被殺人滅口,倒不是中為了曼哈頓博士的力量。
呃,在多元宇宙某個神秘維度中,的確有曼哈頓博士的力量,這個設定倒是來自原漫畫。
(本打算只簡單介紹一下原漫畫中密特隆的結局,不知不覺說了這麼多,大家隨便看看,就當嘮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