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哥譚焦點新聞,諾貝爾獎獲得者、哥譚大學生物系主任神色凝重道:“大教堂慘案是一個悲劇,更大的悲劇是某些人不負責任的猜測,導致真相被扭曲。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馬文大主教快速長出第二個頭,非常符合科學依據。”

BBC哥譚時訊,哥譚生化防禦局局長:“就像哥譚是一座美麗繁華的大都市那樣明顯,大教堂明顯發生了一場小規模的、可被控制的生化危機。”

CNN每日新聞,擁有九個博士學位的總統顧問:“真相得靠科學去發現、檢驗、論證,經過科學的發現、檢驗、論證,我們得出唯一結論——這是一場不幸的生化洩露事件。”

第二天,中心城S·T·A·R實驗室的哈里森·威爾斯博士出現在採訪鏡頭中。

“沒錯,我前天就收到哥譚寄過來的生物樣本,在馬文的血液中,我們發現了一段名為‘U·R·bigfool’RNA片段。

what?你們沒聽說過這種基因片段?

唔,沒聽過就對了,因為關於它的論文,還從未被公開發表。

簡單來說,它的存在,只被幾個頂級實驗室知曉,比如,star,比如,紅屋,比如,韋恩生物......”

第三天,韋恩生物武器研發部本田部長一臉疲憊地出現在電視機上,這位美籍日裔部長鞠躬,再鞠躬,又鞠躬......

“sorry,死你媽賽,對不起,是我的失職,是我的錯,我沒能管理好我的下屬,讓一名科研人員偷偷研發危險的U·R·bigfool病毒,再次真誠地向大家道歉。”

他鞠躬,再鞠躬,又鞠躬......所有觀眾都感受到他的真誠,也都相信同樣的錯誤不會再出現在他身上。

韋恩莊園。

“what?”布魯斯一臉懵逼,“這是我的鍋?”

“不,小布少爺,是董事局和監管部門的問題。”阿福立即道。

“真的不是惡魔?實驗室的生物病毒能達到那種效果嗎?簡直是群魔亂舞。”布魯斯懷疑道。

“這個......”阿福也不曉得該怎麼回答。

本心上,他覺得專家們都在鬼扯,但他很不希望黑暗浸染他心中的布魯斯小天使。

“打電話問問就知道了。”

沒一會兒,電話接通,主管生物科技研發的歌利亞董事笑呵呵道:“布魯斯,你要對咱們公司的技術有信心。”

少爺臉蛋微微發黑,木然道:“我不是笨蛋,你和我說實話,是不是FBI讓我們背黑鍋?”

“這......”歌利亞董事遲疑了。

他的遲疑讓布魯斯確定了心裡的猜測,怒道:“憑什麼讓我們背黑鍋,你知不知道這對韋恩集團,對我父母的名聲有多大傷害?”

“唉,我也不想背鍋啊,最近股票跌了7.8%,市值蒸發數千億。”歌利亞董事無奈道。

“那你為何不拒絕?”布魯斯激動道。

“因為...我們有更大的把柄落在FBI手裡。”歌利亞訕訕道。

布魯斯臉蛋扭曲。

第四天......

第五天......

這些天,更有接連不斷的重量級娛樂大瓜爆出,比如,嗨飛、家暴、出軌、出軌,甚至有錄影帶流出。

民眾在接二連三毀三觀的娛樂大瓜中迷失,漸漸忘記了惡魔和魔女哈莉。

半個月後,“病毒洩露事件”完全淡出各大媒體的新聞報導。

然後,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另外兩條新聞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

第一,去年12月3日,聖約翰修道院案件徹底結束:全是馬文大主教的錯,他墮落了,讓神聖的大教堂淪為血肉地獄,讓孤兒院成為孩子們的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