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大秀才藝(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丁老如此說,蘭芳連忙站起來躬身說道:“那太好了,我會專程去往緬國行拜師禮。”
“到時候你跟慧先生一起過去,我會在緬國期待你們的到來。”丁老微笑著說道。
正在慧聰一眾人把酒言歡的時候,南都玄武酒店另一個包間內也是熱鬧異常,幾個人也正在把酒言歡。
“鷹雄前輩,如果此次您能夠替我家少爺辦好此事,您的事就包在我身上,肯定給您辦的妥妥的。”從背影上看,說話的是一個穿休閒裝的中年男人,他正在給他口中所說的鷹雄前輩再一次斟滿了酒。
“沒問題,這是小事一樁,你們用兩天時間找到他們,把它們的位置給我,第二天我就讓他們消失。”那位鷹雄前輩又是一飲而盡,對他來說喝酒就像是在喝水一般。
“找到他們沒有任何困難,那我們家少爺委託的事就交給您了。”中年人又給那位鷹雄前輩斟滿了酒。
慧聰他們的包間內,大家繼續推杯換盞中。
透過交談,丁老、文老、華誠和慧聰四人相互之間都加深了了解,一位耄耋老人跟眼前的老中青三代相談甚歡,完全沒有代溝的感覺。
看著聽著面前四個男人之間的暢快交談,蘭芳等眾位美女也不好插話,她們只是端坐著做一個聽眾,就連很少閒的住的劉鴿此時也變得安靜下來了。
文老的文化修養甚是深厚,可以說上知天文下知史地,國內外古今文化經他的串解顯得更加的生動鮮活。
“在比較中就會識進步、知發展;尊歷史,謀未來;懂得選擇,捨得放棄。真正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文老的結束語值得讓人深思。
華誠也是屬於把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別好的一個人,也可以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他的見識和見地。他雖在國外修學多年,他不但不會崇洋媚外,透過對比,他更加覺得周國的傳統文化如春日之陽溫煦著大地,他會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看待東西方文明的各自特色。
丁老、文老跟華誠從慧聰身上看到了當代年輕人身上少有的沉穩和篤定,他的不卑不亢讓人產生一種既青春又老成持重的錯覺,不過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有心懷天下蒼生的使命感,最讓丁老、文老和華誠三人敬服。
此時就聽丁老說道:“今天能夠遇到在座的各位,我真的是太高興了,很久沒有這麼的放鬆過了,我提議咱們共同喝一杯。”
接下來,在眾人的附和聲中,大家把自己杯中的酒都一飲而盡。
“我今天喝的有些多了,就不陪各位繼續了,我就住在南都玄武酒店,各位有時間的話,歡迎你們過來找我聊天喝茶。”說著,丁老向大家行了合十禮後離開了。
看到丁老走了,剩下的人也頓時放鬆了很多,劉鴿跟朱捷此時才開始放開肚皮吃了起來,蘭芳跟金輝她們看到後都禁不住樂了。
“你們笑什麼笑啊,我是真的餓了,那個那個那邊有架古箏,誰來彈奏一曲啊,給助助興。”劉鴿邊吃著邊用手比劃著,像極了一個調皮的孩子。
聽到劉鴿這麼說,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沒一個人上去。
看到沒人上去,此時就聽慧聰說道:“既然沒人上去,那我來吧。”說完,慧聰起身朝著古箏那邊走去。
看著慧聰走過去,眾人齊刷刷的將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他的背影上。金輝跟鍾晴沒有表現的驚訝,可是蘭芳卻是很詫異的看著慧聰,而文老和華誠的目光中透露出的則是好奇。
“慧總,這個您行嗎?您可別掉鏈子啊,否則您在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可就要倒塌了。”劉鴿嘴裡嘟嘟囔囔的說道。
“去去去,吃你的飯,吃飯都堵不上你的嘴。”坐到古箏前面的慧聰假裝生氣的斥責道。
接下來,慧聰先是除錯了一下琴絃的音準,只見他閉目靜心,輕輕地將雙手放在琴絃之上。
在慧聰彈了幾個音節之後,文老就禁不住皺眉凝神的看向了他,表現出了很是驚訝的神情。
《高山流水》這首古箏曲從古至今有過很多國內外的大家都演奏和改編過,對於會彈古箏的人來說學會不難,但是想要做到能夠真正彈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卻是非常難,即使是那些被人敬重的大家,都沒有哪一個敢說自己完全彈奏出了那種感覺。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藝比天大等等這些類似的詞語不單單是勸誡之語,只有一個人真正的感悟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真諦。
隨著慧聰的彈奏,從音樂中漸漸流淌出了一種美妙的感覺。
從開始表達俞伯牙非常想探尋到一個知音進入樂曲,那是一種內心渴望的情緒;
當俞伯牙遇到鍾子期時,他感到非常興奮,表達出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相見恨晚的惺惺相惜之情;
當表現高山雄偉壯觀、巍峨聳立之時,慧聰接連將音域從低至高進行著不斷擴張,完全體現出了大山高聳入雲的感覺,同時在各種變化中又表達出了天高雲淡,風輕之柔的意境;
當表達流水之時,從絃音中流淌出的是時而有瀑布下瀉的壯觀質感,時而有大江大河波濤洶湧的壯美質感,時而有寬廣的大海上浪潮迭起、相互追逐的高低翻滾質感,時而有湖泊之水的柔美平靜、漣漪瀲灩而去的質感,時而有小溪水的清流入人心而幽靜到幾乎聞不到聲音的質感。
慧聰的手在琴絃上上下翻飛時快時慢,眾人聽的是如醉如痴。
劉鴿的口中之食都忘記了下嚥,雖然跟美妙的旋律有些違和,可她的神情卻是抱著對於美妙之音的欣賞和崇拜。
當樂曲進入中後段之時,大家已經看不清在琴絃上飛速跳動著的慧聰的手指,絃音中摻雜著大山大河的混雜之音,有瀑布湖泊的混雜之音,有大海溪流的混雜之音。
過了一會,高低起伏的絃音逐漸進入後段,此時突然傳來一種低沉嗚咽之音,而且時高時低不斷的糾纏在一起,慧聰一遍一遍的彈奏,直至最後他一共彈奏了二十四遍,每一遍都給眾人不一樣的感覺,是層層深入但又層層抽離,有種挖心流血甚而直至心思被挖空的感覺。
此時,只見整日裡嘻嘻哈哈的劉鴿禁不住流下了熱淚,文老跟華誠更是淚流滿面。
樂曲漸漸進入尾聲,只見慧聰用了拍擊琴絃這種非常特殊的一種彈奏法,頓時讓聽者的心更加心痛了。
慧聰一遍又一遍的彈奏著,他又一次彈奏了二十四遍,直至最後慧聰將一根琴絃彈斷後音樂戛然而止,而此時眾人的心也跟著抖動了一下,紛紛睜開了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