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既然母后看中了你,那麼就等於寡人看中了你,你能記掛著母后,寡人很開心。”

嬴政平靜說道,絲毫沒有因為才說過要滅對方的國家而感到尷尬。

秦國目標,天下誰人不知?

當初秦武王舉鼎便是意圖問鼎天下,代周而行。

後來昭襄王更是當著六國前來拜見的使臣直言要滅六國,甚至直接說六國氣數不多,讓六國君臣回去後好生行樂,六國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今秦國已滅韓國,東出門戶開啟,更是毫無顧忌。

至於五國合縱?

現在還有誰能讓五國合縱?

五國彼此間的仇恨也不見得與比秦國少,哪怕明知道秦國的強大與危險,但想要聯合,也要有一個值得五國信任的人才能統籌。

經過之前信陵君統籌,發生的各種矛盾,五國之間更加難以彼此信任。

韓國被賣,燕、楚認為當初魏、趙有意損耗他們的國力,怎有可能放心再次交出兵馬。

現在五國已經是各自為政,各戰各的。

因此別說是離秋,即便是五國的君王在此,五國的使臣在此,嬴政也會直接告訴他們自己的目標就是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當初燕丹在,他更是直接告訴燕丹,因為他有底氣。

燕丹明知道,也無可奈何。

大勢不可擋。

現在的秦國除非換一個君王,秦國內部出現動亂,不然誰也無法阻止。

甚至很多人也看到了危險,尤其在韓國覆滅之後。

魏庸只所以想法設法將自己女兒嫁入秦國,未免也不是為了留一著後手。

即便將來魏國覆滅,也能保他安然無恙。

而五國君王則依舊抱著僥倖心理,誰都不想打頭仗,與秦國硬抗。

昔日與秦國硬抗的趙國已經殘了,想要算計秦國的韓國已經滅了。

齊國被當初燕國的樂毅帶著六國聯軍打的差點亡國,便再也不與其他幾國交往,只做生意,不參與爭霸。

燕國與趙國兩國相鄰,同樣是世仇,當初趙國被白起坑殺四十餘萬大軍,元氣大傷,燕國就出相邦前來名為慰問,實則窺探虛實,回去就就帶著燕軍來攻,想要奪取趙國城池,最後被廉頗等人擊敗。

兩國矛盾同樣尖銳,不時爆發衝突,現在更是氣氛緊張,而且正準備聯秦抗趙。

楚王熊完而今也沒有了當初年輕時候的心氣,而且國內三姓之爭,也讓楚王分身乏術。

魏王現在不信任信陵君。

秦王只是外敵,能否滅魏是未知數,而且還不知多少年,但信陵君如果再得權利,說不定就能威脅到他的王位,魏王自然是要先緊著自己的王位。

更何況魏國得了秦國的好處,又送出公主聯姻便是緩和關係。

雖然說韓國也曾送出公主,最終還是滅國。

但魏王認為那是韓王違約在先,這才讓秦王大怒,從而發動全力滅韓。

他只要不違反約定,秦國也沒有理由滅魏,也無力滅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