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

咸陽校場。

昔日莊襄王贏子楚彌留之際帶著嬴政閱兵之地。

禮臺早已佈置好。

黑色旗幟迎風飄揚。

四周成千持戈銳士將禮臺空出十丈,護守在外。

而再往後,便是成千上萬的咸陽百姓,以及隱藏在其中的五國使者、間諜、商人。

秦國的這番舉動,讓他們摸不著頭腦,自然前來關注。

“秦王究竟是想要做什麼?鬧出這麼大動靜?”

“不會準備誓師,調動秦人繼續征戰吧?”

有人憂心忡忡地道。

畢竟秦王政剛繼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韓國,怎麼看都像個戰爭狂熱分子,和昭襄王有的一拼。

“大王說是要授勳,什麼是授勳?”

有的百姓不解問道。

有了解的人頓時自得說道:“聽說是大王對軍功爵的一個補充,也是對有功之士的褒獎。”

“那究竟有啥用?是要分土地嗎?”

“聽說不分土地,但是得軍功章者,可以用來抵罪還可以用來免全家徭役,獲得姓氏,甚至有機會加入大王親軍。”

“而且能獲得軍功章之人,一般都有爵位,多了軍功章,就多了一次免罪的機會,不會被輕易削爵。”

“那就好,只要不影響獲得爵位和土地就行。”

“大王都說了,只是一個補充,對我們有利無害,甚至對一些個人勇猛,但是造成戰友受傷死亡的人來說好處更加巨大,他們經常因為己方折損不得不用敵人的人頭抵消損失,但如果獲得軍功章,就更加容易獲得爵位了。”

“那看來真是好處多多,大王為我大秦計程車卒們想的深遠啊!”

各種議論聲吵吵嚷嚷。

本來按照秦律,這樣當街聚集討論是不允許的,但是今天不同,是大王要當著咸陽百姓授勳,自然百無禁忌。

而在秦軍把守的內圈中一側,也是禮臺之下,呂不韋等文武將臣已經列位等候。

雖然大家早已知道詳細情況,但這一天終於到來,他們還是充滿好奇。

想要看看秦王究竟能弄出什麼玄虛。

而在另外一側,則有排列整齊的一百多人,蒙驁、蒙武等將軍un也在。

有蒙驁這樣的上將軍參與,無疑說明了這次授勳儀式的莊重與規格之高。

除此以外,下面還有書案,有人跪坐在前,手握毛筆。

這是史官。

如此重大時刻,第一次出現,自然要被載入史冊。

咚!

咚!咚!

隨著沉悶地鼓聲響起,雜亂的聲音逐漸消失,所有人也都仰起頭看向丈許高的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