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未得喪其身,已得亡其軀,雖得不享其利(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
“怎麼,大司空還有什麼隱憂嗎?”
看著魏庸依舊皺著的眉頭,呂不韋心滿意足地說道。
將秦國不需要的六座城池給了魏國,看似魏國佔了便宜,但魏國為了提防秦國從潁川郡出兵魏國,必然會派軍駐守,這就分擔了魏國的兵力。
同樣還能讓魏國分擔來自其他四國對秦國的壓力。
畢竟大家一起合縱,趙國好歹打退了秦軍,奪回部分失地;燕、楚則損失不少,一點好處也沒有,而韓國更是國滅。
唯有你這個組織合縱的魏國不止收復了一些失地,還在韓國的土地上分了一杯,可謂是大賺特賺。
讓別人出力,死傷無數,然後自己換取好處。
這必然會讓其他幾國惱火,然後心態失衡,離心離德。
不信任的種子種下,下次想要合縱更難。
即便合縱成功,也絕不會再齊心協力。
因為要提防對方是不是又在算計自己,同時也不想再為他人做嫁衣,一定不會出全力,如此便更容易對付。
這就是嬴政早已與呂不韋商量好的。
魏國不是沒有明眼人。
起碼信陵君就知道,奈何現在他的兵權被奪,賦閒在家,根本在朝中說不上話。
即便說了,魏王如今多有提防,也不會聽從。
而且魏國為了提防秦國,為了大梁的安全,確實也要防止秦國抄了後路,索要韓國這幾座城池是必然的。
哪怕這會失去一些信譽的代價,但是為了防止秦國,必須付出。
加之現在五國本來就難談信任,索性不如多爭取一些好處,強大自己。
魏國在談,其他幾國最近幾天也要來談。
都想與秦國重新談,談合作,談好處。
各國終究不是一條心,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最後還是自己的利益最重要。
燕國雖然與秦國不接壤,但是如今燕國與趙國再次反目,自然也需要盟友。
楚國也隨著昭襄王的逝世,楚王也放下了昔日的仇恨,需要重新穩定秦楚關係,畢竟兩國可是有很大面積接壤的,而楚國自己內部都是一團亂麻。
所以楚國樂的看秦國與趙、魏互相征伐,自己則袖手旁觀。
“魚吞餌,蛾撲火,未得而先喪其身;猩醉醴,蚊飽血,已得隨亡其軀;鷀食魚,蜂釀蜜,雖得而不享其利;世之皇皇求利者,大率類此啊!”
看著魏庸離開,嬴政突然幽幽感嘆。
呂不韋先是一陣,隨即咀嚼一番,目露詫異,“大王所言精妙,魏國雖得城池,但收穫與付出相比,卻是不成正比,只會牽扯魏國的精力。”
一旁的羋啟也是一愣,心下暗忖:未得而先喪其身,已得隨亡其軀,雖得而不享其利。
細細思量一番,羋啟望向嬴政的目光越發敬畏,“如此年紀,卻有如此見解,怪不得韓國會亡於其手,甚至就連呂不韋這樣的老狐狸都如此鄭重對待。”
嬴政緩緩站起身,揹著雙手,意有所指地說道:“聰明人最是相信自己,也最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所誤,天色已晚,相邦回去也早些歇息吧,這幾天其他幾國使臣怕也是要踏破相邦的府門了。”
“為大王,為秦國,這都是臣該為之事,豈可言辛苦。”
呂不韋神情一肅,站起身躬身回道,看著嬴政的背影消失在殿內,呂不韋緩緩直起腰,目光閃爍。
“聰明人……”
“大王這話意有所指啊!”
以呂不韋的智慧,自然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因為,他同樣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