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坑了的信陵君(求全訂)(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們先出去,我要與使者單獨一談。”
信陵君抬手製止手下的多話,深呼一口氣後,說道。
魏良沒有阻止,轉瞬兩人便單獨留下一談,沒有多久,魏良便心滿意足地離開,而殿內只留下魏無忌神情陰沉。
“時間不夠了,必須儘快吃下秦軍,或能在回大梁之前,給予秦國一個重擊。”
魏無忌低聲自語,他知道,別看之前自己帶著聯軍擊敗蒙驁,但實際上對秦國主力並沒有多少損傷,無傷大雅,如果現在聯軍撤退,好不容易獲取的戰果,很快就會被秦國再次佔據。
“只有如此,戰爭開啟,大王也不得不妥協。”
之前他為了拖延魏良,付出了不少金錢,就是為了多拖延幾日,取得這次戰果,不能讓這次合縱就這樣草草收場。
僅僅奪回被秦國奪取的城池,以及打到函谷關前,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他還想要更多。
很快,魏無忌趙姬四國主將副將一起商討,定下戰略。
四國將調取函谷關外大部分兵力入韓,與韓軍聯手覆滅秦軍二十萬大軍,同時再留下二十萬兵馬,在函谷關與秦軍僵持,不時攻打,讓秦軍無法馳援入韓之軍。
這次四國合縱,趙、魏兩國分別出兵二十萬,燕、楚分別十五萬,一共七十萬大軍,號百萬大軍,不過兩個月的戰爭,已經摺損近十萬。
信陵君考慮到函谷關囤積的大軍,認為必然會發生惡戰,大趙魏兩國這次出動的軍隊最多,因此將趙國與魏國的大部分人留下,足有二十萬。
剩下三十萬燕楚分別十萬,趙魏合軍十萬。
而且信陵君還想著本來就在韓國某座城內,趙魏兩國已經屯了十萬大軍,趙魏兩國同樣分別出兵十萬,加上韓國的十萬精銳,聯軍五十萬,足以吞下秦國二十萬大軍。
不得不說信陵君做的很穩妥。
尤其韓軍到時候跳反,背刺秦軍,會讓這場戰役更加輕鬆,但信陵君依舊安排了最多的兵力碾壓。
但此刻,分別回到自己營帳的燕、楚主將卻是眉頭緊鎖。
劇辛看著從薊都傳來的王令,一時目光閃爍。
“看來大王所言確又其事,趙、魏還真是好深的算計。”
劇辛拳頭緊握,驚怒交加,“在攻打函谷關的時候,我燕國與楚國總是衝鋒在前,折損數萬將士,如今函谷關暫時不打,去圍剿入韓秦軍,而秦軍很有可能是蒙驁親率,必然又是一場血戰,這一次,又是我燕、楚兩國出兵最多。”
“一次兩次是偶然,但這連番數次,都是讓我燕、楚兩國衝鋒在前,不是故意損耗我們兩國的實力又是何故?”
“如果我這十幾萬大軍折損在此,我燕國國力必損,那趙國若是乘此機會打來,我燕國必危,那我豈不成了燕國罪人?留下萬古罵名!”
“不行,我絕不能讓趙國的算計成功,這次合縱根本不是為了抗擊暴秦,而是為了損耗我燕國戰力。”
“藉著信陵君仁義之名,將我等召集在此,然後慢慢損耗,當真是狠毒一計!”
再想到最近從魏國得來的訊息,信陵君想要自立為王,劇辛更加加深了猜測。
因為信陵君想要為王,必然是有其他諸侯支援,毫無疑問,這個背後支持者,必然是趙王,畢竟信陵君在趙國待了十幾年,而趙王對其一直禮敬有加,關係親密。
想到後果,以及燕王的命令,劇辛終於不再遲疑,立即招來眾副將。
相同的一幕同樣發生在了楚軍陣營。
而函谷關內。
對於具體作戰,嬴政沒有插口。
他相信有了計劃後,蒙驁這些人會安排的很妥當。
會比他安排的更好。
隨著一場較量開始,雙方都開始投入大量兵力。
大軍行軍不是易事,動則便是十數日,乃至月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