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5章 第一代綠洲釋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速是一秒30萬公里,相對於宇宙之大,這個速度和蝸牛在蔚藍星上爬行也沒什麼區別。
超光速是想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星際旅行,所需要必要技術。
系統回答道:“以您目前掌握的知識技能計算,預計需要1000億能量值,可研究出曲速引擎技術,實現。但需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您想要依靠曲速引擎製造超光速宇宙飛船,您還需要解決飛船船體材料問題和能源供應等問題,以您目前掌握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無法成為曲速引擎的能量供應裝置。”
雖然宇宙是真空的,可並不意味著飛的再快也不需要擔心飛船解體,超光速狀態的飛行,也不同於亞光速狀態的飛行,涉及到了空間規則。簡單來說,曲速引擎就是能夠讓飛船進入亞空間飛行,縮短正常空間的漫長飛行距離,進而達到超光速的飛行效果。
所以材料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
而能源問題就更重要了,可控核聚變雖然可以為人類提供近乎於無窮無盡,並且毫無汙染的清潔能源。但如果運用在曲速引擎上,就有些不夠用了。
有些像是小馬拉大車,就算是小馬擁有無窮的耐力,可耐力是耐力,力量是力量,拉不動就是拉不動。
而且,真正想要製造出擁有曲速引擎,可以進行星際級航行的宇宙飛船,也不止需要解決系統說的這兩個額外問題。
“那暫時就不研究了吧,等整體科技水平提升了之後再研究。”
馬仲放棄了曲速引擎技術,說道:“給我研究10萬公里每秒的三分之一光速引擎技術。”
系統確認了命令之後開始執行。
有了三分之一光速引擎技術之後,人類在太陽系內的航行就再也沒有阻礙了。
拿火星來說,現在人類的飛行器想要飛到火星,哪怕是選擇在火星和蔚藍星距離最近的時間,也需要八九個月,因為最近的時候,火星距離地球也超過了5600萬公里。
而且,想要等到雙方距離最近的時候,也就是雙方都在近日點的時候,需要等很多年的時間。兩者之間的最大距離,更是長達4億公里。
如果有了三分之一光速引擎技術的話,就算是4億公里,在完成加速之後,也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就能夠飛到。
而太陽系的直徑是1萬億公里左右,三分之一光速引擎的飛船,也只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飛過這麼遠的距離,而從蔚藍星飛到太陽系的任何一顆行星上,也不需要飛完太陽系的直徑距離。
這也就意味著,蔚藍星的人類文明,將會發展成星系級的文明。
“至於利用這種三分之一光速引擎,製造宇宙飛船所需要的其它技術,就由我自己帶隊親自搞定吧。”
交給系統研究固然方便,但耗費的能量值也會提升很多。
而且馬仲自己的時間其實也比較閒,有他來帶領全世界最頂尖的研究團隊,還是靈魂強度被提升了,每個人都比之前更為天才的研究團隊,解決這些問題也不叫個事。
之所以剛才的醫療艙級奈米醫療機器人技術,完全交給系統來研究,也是因為馬仲的時間雖然是無限的,但在使用的時候卻是有限的。
他沒法分身。
“那麼,還需要研究什麼技術呢?”
馬仲思考了起來。
“能源、醫療、環境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讓全人類的平均壽命提升,還能夠讓人口增長更多。但似乎,已經做到了一個極限啊,就算有更先進的技術,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應用成功,因為任何技術都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
想到此處,馬仲也只能無奈的放棄他提升全人類平均壽命的研究計劃,因為確實沒什麼好研究的了。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能夠解決細胞自然衰變的問題,那麼,人類就能夠獲得永生,到時候,我就可以獲得無盡的能量值。但事實上,就算是惡魔系統也沒法用科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使用超凡力量加速研究都不行。”
馬仲不是沒想過研究出科幻中的永生技術,別說永生了,就算是人均壽命提升到1000年的水平,那也足夠他肆意揮霍了。
可人類細胞自然衰變,本身就涉及到了世界規則的問題,基本上是不可能解決的。
想要提升全人類的自然壽命餘額,也只能從馬仲已經做的這些方面著手,只需要幾代人的時間,平均壽命提升到150歲也不是問題,但這差不多就已經是極限了。
電影中達到了人體極限的美國隊長,算上冰封以及《終局之戰》穿越時間後活的時間,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要是意識能夠活的時間,也是自然壽命餘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