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說道:“能源?”

劉教授點頭說道:“不錯,最大的資源消耗其實是能源,輸水管道的建成以及其它方面的資源投入,雖然也造價昂貴,但這些都是可以長時間使用的設施。按照多魚集團提供的技術支援介紹來看,輸水管道一旦建成,使用時間至少能夠達到百年以上。就算過程中有很多損耗、保養支出,但相對於這一事業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而言,其實不值一提。”

“而在能源方面,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後,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們掌握了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是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製造成本非常低廉的能源。”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任何資源的浪費,投入和產出完全是值得。”

主持人像是沒聽懂一樣,又問道:“那會不會對海水產生汙染呢?還有人擔心,我們大量的使用海水資源,會對海水資源造成嚴重的影響。”

劉教授笑道:“當然不會造成汙染,多魚集團使用的海水淨化轉化淡水的技術,只會對提取到轉化區的海水進行作用,不是直接作用在海水之中,所以不存在汙染的情況。事實上,在這之前,已經有國家和地區使用類似的技術,實現了國家級的供水。而對海水資源產生影響的擔心……我只能說是杞人憂天了。”

“可能很多人已經忘了,之前我們一直擔心海平面因為溫室效應而上漲,影響我們全人類的生活。按照這種擔心,使用海水難道不是在解決這個危機嗎?”

“當然了,這只是說笑而已,以塔克拉大沙漠的面積而言,就算是用水把塔克拉大沙漠泡透徹,海平面的下降也是難以測量出來的。”

在問答的過程中,主持人也帶著劉教授和鏡頭,走進了超級工廠。

看著海水變成了淡水,主持人在鏡頭前甚至直接飲用,並表示味道甘甜。

“因為輸水管道和水庫尚未建成,所以目前這個超級工廠轉化出來的淡水,會直接併入到巴基斯坦的自來水系統之中。這並不是交易,而是基於我們雙方的友誼合作共贏……”

“好了,現在讓我們把鏡頭交給我的同事,他正在塔克拉大沙漠現場。”

鏡頭切換,無垠的沙漠映入所有觀眾的眼中。

鏡頭轉動,無數身穿ED基金會制服的人,正在沙漠之上辛苦勞作。

“我們這麼多人每天需要消耗的水資源非常龐大,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輸水渠道建成之前,我們是如何獲取水資源的呢?”

塔克拉大沙漠現場的記者,對著身邊的ED基金會工作人員詢問了出來。

工作人員笑著介紹道:“是從兩百多公里之外的城市運送過來的,我們的車隊非常龐大,完全能夠滿足我們每天的用水需求。當然,這是因為我們目前還沒有全面開展塔克拉大沙漠的治理工作。”

主持人問道:“這會不會對資源產生浪費呢?會不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呢?”

工作人員笑道:“當然不會,我們的車隊使用的是多魚集團旗下多魚電池,聯合比亞迪打造的全新一代純電貨車,不使用燃油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使用純電貨車的情況下,我們的初期成本雖然會高一些,但長久來看,我們的成本其實非常低,一公里只需要1毛錢……”

主持人又問道:“那在沙漠之中工作,會不會有安全隱患呢?”

工作人員笑道:“當然不會,我們有完善的醫療團隊隨時待命,不止如此,我們還使用了大量的工程機器人,藉助5G網路進行遠端操作的情況下,一些可能會出現危險的區域,根本沒有我們的工作人員涉足,自然不會帶來危險。而且,使用這種方式,也能夠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在更短的時間裡,完成對塔克拉大沙漠的改造工作……”

鏡頭最後回到了演播室,主持人對著鏡頭總結了起來。

“在擁有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後,我們再也沒有能源的限制,沙漠變成綠洲,將會成為真正的現實。我們將會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也會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