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樂秘書長,這一個半月真是痛並快樂著,痛是因為馬仲的要求很難解決,快樂是因為馬仲竟然真有成套的技術,戰鬥機一點一點的成型了,並透過了基礎測試。

好在因為馬仲的影響力,以及馬仲在這一次事件中的表態,要一架董事長號的要求算是被答應了下來。

倉庫門口,馬仲成功的登上了董事長號。

現場記者們就看不到馬仲的身影了,但倉庫前卻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螢幕。

完全沒有支撐點和投影幕布的空氣,出現了一個巨大而且清晰顯示戰鬥機內部畫面的螢幕,意味著什麼?

“他前年公佈的裸眼全息投影技術又突破了?”

只此一點,就足以讓今天來到現場的記者們不虛此行,更何況是馬仲現在身處於董事長號戰鬥機之中呢?

馬仲的聲音響起。

“董事長號是全世界都沒有見過的全新第五代戰鬥機,編號M21,它使用了兩臺我用半個月時間研究出來的,編號為多魚D2024PF3渦扇發動機,推力和加力狀態的推力非別是2x110千牛、2x165千牛,採用了最先進材料的董事長號,可以讓它擁有2.5馬赫的最大速度,且機身穩定。”

材料其實很重要,發動機的動力相對好提升一些,比如F35用的發動機,加力狀態就可以達到191千牛,可F35的最大速度卻只有1.6馬赫。

除了因為F35只用了一臺發動機的原因之外,機身材料的制約也很關鍵,飛的太快會解體的。

馬仲之前讓樂秘書長幫忙協調一些稀缺原材料,就是為了製造全新的材料打造機身。

“董事長號因為採用了我研發的節能系統,所以航程高達3600公里,作戰半徑高達900公里。而F22的航程只有3000公里,作戰半徑更是不到800公里。”

“所以,特先生你怕了嗎?”

馬仲面對全世界直接點名道姓,說的還是特先生。

看起來囂張至極瘋狂無比,可實際上這卻是在轉移矛盾,把他和美國人的矛盾,轉移到特先生的身上。

這樣的話,美國人只會在馬仲足夠強勢的情況下,責備特先生。

特先生聽到馬仲這句話,緊鎖眉頭:“不可能,他怎麼可能做得到?”

智囊團專家也覺得不可思議,造戰鬥機又不是造汽車,怎麼可能敲敲打打一個半月就搞定了呢?

而且比猛禽還要先進?

“我覺得他在虛張聲勢。”

智囊團專家的話音還未落下,螢幕中的馬仲就已經開始控制M21起飛了。

並沒有加速起飛,機翼上的向量引擎轉動朝下,董事長號就緩緩升起。

馬仲的聲音也同時響起。

“董事長號是特別版本,我以後會開著去上班,多魚大廈雖然有停機坪,但卻沒有合適的跑道,所以我為其裝載了垂直起降功能。”

升上半空的董事長號,在下方數百記者的鏡頭之中,展開了極速衝向了遠方的天空。

即便還有很多人懷疑馬仲剛才所說的資料,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基本屬實了。

垂直起降功能對於戰鬥機的效能的要求可太高了,比如基於猛禽研發的F35戰鬥機,就是美國最知名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而倉庫外的全息投影大螢幕上,也出現了一個雷達標識,上面還有資料標識。

CTV7的直播鏡頭聚焦螢幕,上面顯示出來了非常直白的數字。

演播廳的嘉賓張召忠說道:“其實前天我就見到董事長號了,剛才董事長說的效能引數也是應該嚴格測試得出來的,也就是說,董事長研究M21系列,還沒用到一個半月的時間。”

主持人好奇的問道:“相比於董事長會開戰鬥機,我倒是更好奇董事長除了董事長號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研究目標。”

張召忠會心一笑,現在直播鏡頭可沒有拍他們,所以也沒人知道他的表情,進而猜出來這是劇本式的問答。

“當然是電控系統,董事長號的隱身能力還不夠,而戰鬥機除了飛的快慢、戰鬥半徑長短這兩個主要效能引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航電系統了,簡單來說就是隱身功能和戰鬥時鎖定敵機的功能,雷達……”

介紹聲中,又一次飛回到倉庫上空的董事長號,在鏡頭中開始做起了各種高難度動作。

如果不是之前全世界都看到了馬仲鑽進了機艙,而機艙只有一個位置,那肯定會有人懷疑是替身。

而美國相關方面,特先生的智囊團卻突然提出了另一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問題。

“會傳武是不是有助於成為王牌飛行員?華夏有沒有秘密培養大批次傳武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