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4章 黑名單又豐富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類似於宋舞彬這樣的記者,會進行真實的報道。
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國民們,瞭解到華夏老人們的無憂晚年,進而讓自己的國家出現這樣的養老機構,或者是讓ED基金會來到他們所在的國家。
但也有一些記者,諸如一些養老制度本來就是全世界羨慕的國家,他們的報道方向就會雞蛋裡挑骨頭、吹毛求疵。
“與其說是養老院,不如說是集中營,當然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生活水平要比集中營高很多。但如果失去了自由,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丹麥被稱為全世界最適合養老的國家,完全免費的醫療福利、教育福利等等,讓他們的國民曾經被很多人羨慕不已。
一位因為看到了關於馬仲的報道,說這個男人捐出了3萬億,超過了丹麥一年GDP總值的財富,於是前往華夏參觀了ED基金會的養老院。
回來之後,他發表了一篇報道。
“在ED基金會的一家養老院裡,我看到了一個老人因為隨地吐痰而被扣分,我也看到了一個老人因為隨手丟垃圾而被扣分,我還看到了一個老人因為摘了不讓摘的花而被扣分,還有……”
“每個老人都有分值,如果被扣到一定的分數之後,他們就要離開養老院孤苦無依。雖然這些扣分行為本身是錯誤的,但這種積分制真的合理嗎?”
“先不說ED基金會說自己是無償養老,但卻會把一些分值不夠的老人趕走,只說ED基金會的養老院裡,無處不在的那些監控本身,就是對自由的最大侮辱。而ED基金會卻把這種行為美其名曰,實時監測老人們的安全問題,我就想知道,老人們真的那麼脆弱嗎?在除了救護車和低速遊覽車之外,不允許其它車輛通行的地方,老人們真的會隨隨便便摔倒在地嗎?”
“如果有人讓我生活在這樣滿是監控的地方,哪怕可以提供我生活的一切所需,我也寧願自己孤苦無依的生活,因為我想要自由。”
避重就輕、斷章取義,向來是記者們最拿手的技能。
這篇報道文章因為其目的,著重的報到點也不一樣。
“不止如此,除了一些沒有居住地方的老人們,需要去ED基金會的養老院生活之外,還有一部分有居住地方,但收入水平完全不足以養活自己的老人,或者是生活水平非常差的老人,也享受到了世界首富馬仲的捐助,每個月800元華夏幣。”
“對於這些人而言,800年完全足以他們維持自己的老年生活,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補貼也並非完全沒有代價。”
“我採訪了一個老人,他之前也按月拿到了ED基金會的800元救助金,可因為一次車禍,他被人撞倒在地之後,對方卻說沒有撞過這位老人,是看到老人倒地之後過來扶這位老人的。”
“這種爭議因為沒有證據,所以沒人能夠確定到底是誰在說謊,但ED基金會卻在沒有證據和官方判定的結果之前,直接取消了對這名老人每個月800元的救助金。”
“要知道,之前這位老人因為有了每個月的救助金,所以已經真正意義上退休了,他的生活成本其實非常低,這筆錢已經完全足夠。但給了他希望的ED基金會,卻在老人毫無退路的情況下,沒有明確理由的單方面取消了對這名老人的救助,這種行為,難道不是想要置人於死地?”
“如果你不願意幫助別人,就不要給別人希望,你給了別人希望之後又親手毀掉這種希望,這是慈善家嗎?不,這是惡魔……”
很多丹麥人看到這裡,就忍不住紛紛嘲諷了起來。
原本他們就因為他們的福利待遇最好,所以有一種看不起任何其它國家人的感覺。
但隨著華爾街那篇報道,讓他們也開始羨慕起了華夏人,畢竟那是相當於丹麥一年GDP的財富,而且根據那篇報道的介紹,馬仲這個人的錢還會越來越多,以後也會捐出更多的錢。
AI血檢儀這個專案,每年都能夠提供千億以上的淨利潤,這一點其實很容易就能夠計算出來,畢竟它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就算以後有了同型別的產品來搶佔市場,可誰又能保證馬仲不會基於他的人工智慧程式,研究出更高一級的技術呢?
一個超級天才加上一個人工智慧程式,能夠給科技帶來的發展是很難想象的。
也就是因為這種從看不起到羨慕的變化,讓他們對於這篇報道非常的認可,自以為了解到了馬仲捐出那麼多錢,建立了很多人羨慕的ED基金會的目的。
也就是文章中的最後一段話。
“我認為,馬仲只是為了掌控別人的人生,而最容易被掌握的就是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們,所以馬仲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他們。而他的第二個目標,就是透過ED基金會的共有產權房專案,掌握那些年輕人、中年人的人生。據我所知,馬仲正在推行AI教育的改革,在我看來,這就是,對青少年的下手,因為青少年們是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