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生意可以做,有些生意沒法做。

有些生意看起來像是憑白送錢,比如虛擬座艙技術,以目前多魚集團的工業生產能力,一年至少能有30億左右的純利潤,而且總市場也是超過千億級別的,畢竟全球有很多國家都需要這種產品。

但馬仲的選擇,卻不是白送錢,反而掙了個更大的。

“這個月國內的AI血檢儀新增訂單1600臺,訂單總額40億,硬體淨利潤35%。”

金秘書彙報起了工作。

在虛擬座艙技術的成功之後,理所應當的能夠得到其它方面的好處,而且這本來就是一項有革新意義的技術,推廣起來也是正常的。

“根據目前購置了AI血檢儀的醫院數量,以及他們的患者數量、檢查需求等方面的計算,多魚醫療公司的管理團隊分析認為,等到這1600臺AI血檢儀全部交付並除錯完畢後,每個月的檢測費用淨利潤能夠達到5億。而市場調研結果顯示,AI血檢儀在國內的出貨量最終能夠達到至少9600臺,硬體淨利潤84億,檢測費淨利潤預計能夠達到每月30億。”

硬體的淨利潤倒不是很多,畢竟幾乎相當於一次性的生意,後續雖然有零部件、保養等利潤,但在總額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然的話,AI血檢儀三天兩頭的壞,檢測效果正確檢測費又便宜,沒有醫院會願意為其買單。

但AI血檢儀的真正利潤並非是在硬體,而是在檢測費上,因為需要用到AI的演算法分析,所以每一次的檢測有部分費用,都要交給多魚醫療。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醫院不願意採購AI血檢儀的原因,檢測費固然便宜,檢測方式又方便,也會讓更多的人願意檢測。但他們能夠得到的利益就會分攤掉很多,相當於是在給多魚醫療打工。

也算是人之常情,畢竟醫院也是要發工資的,也是要增添其它裝置之類的。

金秘書繼續說道:“韓國市場方面,每個月的最終淨利潤預計能夠達到3億,雖然人口數量上韓國少了很多,但韓國民眾對於定期檢查身體的認識卻高於我們,而根據多魚醫療的管理層分析,五年之後,我們國家民眾們對於定期檢查身體的認知也能夠提高,檢測費用的利潤能夠上浮到35億至40億之間每個月。美國方面……”

“總體算下來,從明年開始,多魚醫療的年淨利潤在扣除稅收之後,能夠達到1000億華夏幣,三年之後,能夠提升到1500億,五年之後,能夠提升到2000億。”

僅僅是多魚集團全資控股的多魚醫療,每年都能夠為馬仲帶來上千億的淨利潤,這就是在拿出虛擬座艙,得到相關方面支援之後,AI血檢儀開始真正意義上佔領全球醫療行業檢測市場的好處。

相比之下,虛擬座艙每年那幾十億的利益,完全不值一提。

馬仲也很滿意這個結果,這就是統治級的革新科技才能夠帶來的龐大利益。

而之前這一部分利益,則是由全球數百個相關企業均分,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明知道AI血檢儀的功效沒有誇大,卻非要黑一黑的根本性原因。

“第一件事情。”馬仲聽完了彙報,交代道:“以我的名義,把多魚醫療40%的股權,捐給ED基金會,這一部分股權在捐贈時,一定要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隻有分紅權而沒有管理權。同時,也和多魚醫療的管理層交代一下,多魚醫療不需要上市,也不可能上市。”

這種事情金秘書當然沒有決策權,雖然她有多魚集團2%的股權,但不說馬仲這個88%的絕對控股人,就算是馬仲的家族信託基金所擁有的10%股權,也比她多很多。

“好的董事長。”金秘書應了一聲之後詢問道:“可多魚醫療正在開發其它專案,需要大量的研究資金,而且,多魚醫療的銷售額、淨利潤、市場都非常穩固,如果上市的話,很容易就能夠套現到更多的資金,為什麼不上市呢?”

馬仲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金秘書,你覺得企業為什麼需要上市?”

金秘書不假思索的直接回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種是發展遭遇困境需要大量資金支援,風投公司幾乎不可能拿著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來融資,於是股民的錢就是他們的目標。”

“第二種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並不怎麼樣,分紅的情況下,因為需要交納鉅額稅款,所以創始人以及股東很難透過公司的正常經營,來真正意義上的一夜暴富,把身價變成實際的財富。所以,他們就會讓企業上市,同樣是以股民的錢為目標。”

馬仲滿意點頭說道:“是的,既然你知道他們是以股民的錢為目標,那麼,你為什麼不知道全球股市的錢其實是有數的呢?”

金秘書皺眉思索片刻,說道:“您的意思是,當市值虛高的情況下,很容易會受到種種原因的波及而被影響,而這種大幅度的市值波動,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以及公信力。額……還有一層意思,多魚醫療如果上市的情況下,市值肯定會超過萬億,這一部分市值必然有人來買單,可股民的數量和資金都是有限的,多魚醫療的市值如果提升,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的市值受到波及影響,會有人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