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盃的決賽,在全球範圍內的收視率創下了記錄。

雖然這場比賽馬仲並沒有上場,但比賽也足夠精彩,或許是因為‘非洲威脅’的原因,華夏隊的球員們都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實力。

時隔多年,華夏再次在籃球這項體育競技專案上,稱霸了整個亞洲。

要說舉國沸騰有些過於誇張了,畢竟只是一個籃球專案而已,而且還是重拾榮光而非創造歷史。

但目前只有籃球俱樂部的多魚俱樂部,一時之間也是風頭無兩,已經開放的5萬人籃球場館,從之前很多人看衰,認為不會有那麼多觀眾去現場看比賽,球票根本賣不出去的情況,完成了反轉。

下一個CBA賽季的現場票,已經預售了三分之二。

當然了,一個五萬人席位的體育館,只靠門票收入是永遠都不可能回本的,畢竟CBA每支球隊每年的主場比賽也就那麼多場。

對外出租也是一項收入的大頭。

不過這些問題馬仲不會關注,網友們也不會關注馬仲在這一項事業上是賺還是賠。

因為馬仲可太有錢了。

所以,隨著這一屆亞洲盃比賽的正式結束,網友們的關注重點,變成了馬仲在許願軟體上發起的那一項投票。

已經有4000萬韓國人,希望馬仲能夠幫助他們實現願望——打擊韓國財閥。

這也是馬仲的刻意引導,大力這個節奏黨也是功不可沒。

“董事長到底準備怎麼做呢?”

無數網友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不止是韓國網友們在討論這個問題,其它國家的網友也在討論,因為韓國財閥的問題是眾所周知的,韓國財閥也曾給其它國家帶來負面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人搶先出手提前開始反擊。

而且出手的並非引發這一事件的三星集團。

韓國四大電視臺中的SBS和OBS,都是私營廣播電視臺,這種背景也就意味著他們不可能脫離財閥的控制。

在亞洲盃決賽結束的第二天,SBS電視臺的社評節目中,邀請了一名韓國國際問題專家、一名經濟學家、一名社會學家,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評論。

節目開始之後沒多久,就進入了正題。

經濟學家說道:“馬仲本身就是華夏的一個巨無霸財閥代言人,一個財閥說要幫助我國國民打擊我國的財閥,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在我看來,這只是馬仲試圖讓他的多魚集團,進入我們國家搶佔我國市場,打擊我國民營企業的卑劣手段。”

其餘人等表示贊同,主持人問道:“那麼,如果馬仲的多魚集團進入我國市場,又會給我國帶來什麼樣的打擊呢?”

經濟學家說道:“首先,他會利用華夏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傾銷的方式對我國輸送各種消費品。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價格低廉的消費品可以讓我國消費者省錢,可事實上,除了華夏製造的質量難以保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會影響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

“當大量企業經營狀況不良的時候,必然會降低員工的薪資水平,甚至是裁員,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很多民眾的收入水平下降,甚至是失業。消費品價格再便宜,沒有收入又該如何保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呢?”

主持人贊同道:“確實如此,貪圖一時的物美價廉,卻會導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經濟學家繼續說道:“其次,還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用品供應鏈,如果這些東西都掌握在馬仲和他的多魚集團手裡,那麼,我們就會受制於人。馬仲如果不高興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有可能連一卷廁紙都買不到,到時候也只能用智慧沖洗馬桶解決問題了,但智慧馬桶的價格相對較高,所有人都真的用的起嗎?”

“除了廁紙,還有很多其它供應鏈都會被馬仲所控制,所以我們必須要支援國產,抵制其它國家的產品,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不受制於人。”

其餘人等繼續贊同。

“最後一點,當然了,我說的是比較重要的三點。”經濟學家繼續說道:“我們國家能夠成為發達國家,就是因為我們的民營企業足夠優秀,比如三星集團、現代集團、SK集團、LG集團、樂天集團等等,他們給我們國家創造了很多財富,帶來了世界級的影響力,如果失去了他們,我們很有可能會產生經濟倒退,就像是當年的日本一樣,甚至是從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

有不少正在收看節目的韓國觀眾,莫名的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好像自己之前決定支援馬仲打擊財閥的行為,是有損國家形象、國家實力、國民生活水平的行為。

國際問題專家接過話頭說道:“說到馬仲和他的多魚集團,就不能不說一說華夏,我們和華夏的關係有史以來就不怎麼樣。在很多年之前,接受了我們國家經驗知識教導,才發展起來的華夏古代王國,就曾對我們發動了多次入侵戰爭,最終都被我們打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