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仲不準備提升他們自身的天賦,也就是靈魂強度的時候,高薪聘請的教職工就有凸顯作用了。

“真想把你們一個個的都給弄死,拿錢不辦事。”

“可惜啊,楊宏康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教育資源其實是有限的,把你們這些混子給弄死了,就算我再有錢,也很難再補充到這個級別的師資力量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魚學院的學生們做出成績,而且是無可爭議的成績。

但這種事情也需要循序漸進,一文不值的王曉突然成了機械工程領域的大拿,別說是外界無法接受了,王曉自己都不一定能夠接受。

在這種情況下,馬仲正式做出了回應。

“不就是當時薪資沒談攏,你要價太高我覺得你不值那個價,所以沒招你嗎?至於現在這樣嗎?”

此言一出,那真是讓吃瓜群眾們興奮至極啊。

以馬仲如今的財富地位,自然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說謊,於是矛頭瞬間轉移到了楊宏康的身上。

而楊宏康也是早有準備,正面回應道:“我的要價高本身就是在拒絕,所以根本不存在談攏談不攏的問題,如果一定要討論我值不值那個價格,我可以公開一些我得到的工作邀約,以及匹配的薪資待遇。我相信,那些企業給我開的高薪,肯定不是因為我長的比較帥,我也相信我拒絕了那些工作邀約,選擇留在學校裡教書育人,會有眼光雪亮的網友們明白我的目的。最後,請馬仲先生不要避重就輕、轉移話題。”

這份楊宏康的回覆裡,還有一些證據。

同時,楊宏康也在社交平臺上,@了一些證據中的相關企業,並得到了那些企業的證明。

至此,原本認為楊宏康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吃瓜群眾,再次蜂擁到了馬仲的個人認證賬戶上尋求回覆。

“所以說,有文化的流氓是真的有東西啊。”

馬仲自然知道楊宏康的所謂證據是怎麼來的,一些企業為了讓產品更具信服力,或者是上市企業讓股民相信他們掌握未來,高薪聘請一些學術界的大拿當牌面真的是屢見不鮮。

這其實和明星代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明星代言的產品,真的是好東西嗎?

吃瓜群眾吃的是西瓜,如果吃的是瓜子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在知道楊宏康的回覆之後,馬仲稍加思索,就再次做出了正式的回應。

“我聽說楊教授這5年時間裡,一直在帶隊研究渦旋壓縮機技術?還拿到了不少企業贊助的研究資金,甚至是相關的扶持資金?就是不知道楊教授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果沒有?”

楊宏康那邊看到馬仲這個回應,簡直是欣喜若狂,當即回應道:“如果馬仲先生並不關注我國機械工程方面的發展,我可以提醒一下馬仲先生在檢視一下我在前年發表的相關論文,還需要提醒一下馬仲先生,憑藉這篇論文,我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殊榮,有些慚愧。最後,我再次提醒馬仲先生不要轉移話題,請正面回應我的問題:你的多魚學院是否存在有錢任性的浪費教育資源行為?”

隨著楊宏康的回應,吃瓜群眾們查詢了一下之後發現,這一次馬仲可能真的要栽跟頭了。

因為楊宏康說的是事實啊,二等獎聽起來不怎麼樣,只是一個二等獎而已,可這個獎項本身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的。

然而讓所有吃瓜群眾們都想不到的是,馬仲的回應不僅非常快,還讓所有人都懵逼了。

馬仲:“哦,我剛花一分鐘時間看了一下,不好意思啊楊教授,不對,楊宏康先生,你的二等獎沒了。”

恩?

已經頒發的獎項,你說沒了就沒了?

董事長你是被盜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