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搖曳著,圖書館內燈火通明。

不同於北地人在魔物毛皮上編寫的書籍,這裡的上千本書籍全都是用上好的紙張製作,字型印刷工整,以絲線縫合,純皮封面上是手工燙印的圖案——它們都是專門從西方運來,整齊地排列在書架上。圖書館的整體裝飾也是在仿照西式裝潢的風格,用了很多色彩,看起來竟有點富麗堂皇的感覺。

不用說,這間不算太大的圖書館也自然是坎圖城主花大價錢修建的。但這絕不代表坎圖城主是個熱衷於文學和詩歌的人。他修建這間圖書館的初衷只是為了贏得一個女人的歡心。

當時他聽說有一個在西方極負盛名的女學者正在北地考察和遊學,而她的最後一站就是石門城,為了來一睹“世界之門”的風采。坎圖估摸著女學者來到這裡的時間還有一年半載,便將城內一間破敗的教堂重新修繕,改成了圖書館,他在這期間每天都拿著一本詩歌研讀,學著文人們多愁善感的樣子——他如此地大費周章自然不是為了和女學者討論學術,據說,這位女學者極負盛名的不僅是她寫出過的著作,還有她傾城的美貌。

然而坎圖在見到這個女學者的第一眼,就放棄了想要和她春宵一刻的念頭。女學者的確如傳聞所言,美貌傾城,讓坎圖放棄這個念頭的不是她本人,而是跟在她身邊的護衛。那是一個全身都籠罩在黑色鎧甲中的騎士,以坎圖曾遊歷世界的眼光來看,那絕對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人,他可不想和這種人扯上聯絡。因此,在女學者造訪石門城期間,坎圖只是盡了一些地主之誼,絕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女學者臨走之際,送了坎圖一個親吻,這讓坎圖受寵若驚,用女學者的話說,這個吻是為了感謝他盛情的款待和他紳士的風度,她說坎圖是那種少見的不會對她有非分舉動的男人,況且他還懂詩歌,而通常這種有禮貌又有文學修養的男人她都很喜歡。

坎圖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那個黑色鎧甲的騎士終於消失在了視線的遠方,他才長長地撥出一口氣。坎圖心想:要不是這個護衛,別說什麼非分的舉動了,我還要像按著小羊一樣把你給按在床上。

不過這些也只能事後想想而已了,坎圖有些可惜他花了重金修建的圖書館,用東方人的俗語說,這叫竹籃打水一場空。

正當坎圖思考是否該把圖書館改建成其它建築時——女學者已經離開,這間圖書館似乎沒了什麼用處——他收到了一份申請,申請人想要擔任這間圖書館的管理員,並願意在這裡無償地教授小孩知識。坎圖欣然同意了,能有人願意幫他打整圖書館並且為石門城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圖書館成了石門城的一間學堂,不過小孩子們願意來這裡可絕不是為了學習那些枯燥的知識,他們更多的,是來聽故事的。

那個老人會講很多故事,世界上的一切他都好像無所不知。

今晚也和平常一樣,燭火邊圍坐了許多小孩。

老人在講堂上翻開了一本書,那本書已經有些陳舊,依稀可見封面上印著《神國錄》的字樣。

“……黑暗大軍們無所披靡,人類聯盟節節敗退,龍神在敵陣中浴血廝殺,身上也早已傷痕累累。眼看這場關乎整個大陸存亡的戰鬥敗局已定,所有人都放棄了希望的時候,奇蹟發生了……”老人正講到精彩之處,臺下的小孩們也聽得聚精會神,“垂死的耀神全身發出了劇烈的光芒,它如同鳳凰一樣浴火重生飛向天空,世間一切的陰霾都被驅散,就像天國之門在戰場的上空開啟,神光天降,黑暗大軍只瞬間就灰飛煙滅……從那以後,人們建立起了神國,所有人都信奉神光……”

老人講完了故事,喝了一口水,臺下的小孩們還沉浸在剛才的那個故事裡,久久沒回過神。

“哇,老師,原來神國是這麼來的啊,耀神真是偉大……”有孩子發出了讚歎的聲音。

“老師,你再講一個故事吧!”有孩子提議。

“對對,老師,你再講一個故事吧。”孩子們統統贊成。

“老師,我想聽‘信仰之戰’的故事。”

“老師,別聽他的,你就講講我們北地的故事吧。”

……

孩子們嘰嘰喳喳吵個不停,老人清了清嗓子,孩子們才慢慢安靜下來,“時候不早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了,你們還想聽故事的話,就記得今天回去把作業完成,明天我會講一個你們都沒聽過的故事……”

孩子們紛紛露出失望的表情,他們都是些5、6歲的小孩,相比於學習,他們對那些情節跌宕的傳說故事更感興趣。不過老人口中的作業也不過是讓他們抄寫幾篇字,為了聽故事,孩子們對抄字的熱情也提高了。

“好的,老師,我回去抄字了!”

“抄完字明天又可以聽故事咯!”

“老師再見!”

“老師,記得明天要繼續講故事哦。”

……

孩子們紛紛向老人告別後,圖書館內又恢復了安靜。老人整理好講堂上的那本書,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回身後的書架,似乎有風吹過,四周燃燒的燭火猛地搖曳了一下,老人嶙峋的影子也跟著晃動。

“你來了?”老人沒有回頭。

沉默的男孩從陰影中走出,他來到書架旁,隨手拿起一本厚重的古書翻看起來,老人轉頭,看見那本書的封面以金紋燙邊,中間的書名是《神代古神紀》幾個大字。

“你看不懂那本書的,”老人說道,“這本書的原本被儲存在神亞王庭的大聖堂深處,是為數不多的從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籍。上面全是用古神的語言書寫,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們至今也才翻譯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內容。你手中的那本是很早之前的拓印本,已經有些年頭了,其中有多處註釋還是錯誤的。”

“隨便翻翻而已,我也沒想要看懂什麼。”男孩合上了那本書,將它推進了書架,他轉頭衝老人微微一笑。

“你每次來都只是隨便翻翻,我還從沒有見過你讀完一本書。”老人拿起講堂上的水杯,喝了一口,“你是個心事很重的孩子。”

“以前來這裡,是因為覺得這裡很安靜,可以想很多事情,”男孩走到講堂前的板凳上坐下,他看著老人,“可有些事怎麼想,也是想不通的。我覺得老先生你是個睿智的人,你應該知道很多問題的答案,可惜我還沒開口,今後怕也是沒有機會問出口了吧。”

“如果那些問題和你的感情有關,那就不要問了。畢竟,我也不是什麼情感專家。”老人開了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