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出兵可以有三個方向。

一,海上水師。可透過海運達到攻擊任何之地的目地。

二,南面的北漢山城,拿下了這裡,便等於開啟了高麗南下的大門,甚至順利的話,可以將樸得法還有吉州軍下的四方軍給趕出去,最終成功的控制整個這片區域。

三,西面的鮮郡,由這裡一路陸路而來,便可達到吉州首治之地吉城,有了威脅吉王之力。

參謀部再此之前有過議論,他們先是否決了第一種可能。當吉州軍水師加裝了火炮之後,海上霸主已然換人。高麗水師在無任何的優勢可言。海上之路已被封鎖,他們斷然是不會選擇走水路突圍。

接下來討論的就是第二條和第三條路,而最終的結果也否決了第三點。畢竟透過鮮郡到達吉州,這一路而來路途遙遠,對於後勤的壓力十分巨大。高麗缺少的就是糧食,他們不應該會冒這個險。

這樣一來,就剩下最後一條路可行,便是南攻北漢山城。

一來,這裡原本就屬於高麗主國之境,對於這裡的地理環境他們十分的熟悉。

二來,負責守在這裡的大軍主要是樸得法剛成立的三小國聯軍,他們實力有限,戰力普通,相對而言更容易戰勝。

三來,這裡距離高麗主國很近,後勤壓力較小。

四來,這裡的百姓還沒有完全的歸心,這就是高麗主國的優勢所在。一旦打通這裡,便於他們更好的掌握此地,且拿下了這裡,就等於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出海之地,對於接下來他們海上購物通道更為有利。只要外面的東西可以運進到高麗主國,他原本的危機便算是解決了。

參謀部的意見很中肯,現在來看也很正確。三天之前,高麗主國便向著北漢山城展開了進攻。唐傲就站在吉王府中的院子裡,目光看向著高麗方向,似乎已經可以看到那裡的屍山火海。

......

北漢山城北城門前開闊之地,這裡正展開著生死搏殺,似乎是每一息都有人會為此而喪命。

三日之前,高麗國大將軍李勇前帶兵十五萬出現在北漢山的城前。代表著高麗國的突圍大戰就此開始。

面對著高麗國主力的突然出擊,縱然之前就有過一些準備,但當現實擺在面前的時候,樸得法的聯軍還是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李勇前親自命令的先鋒將軍忽單,此人格外的英勇,親帶第一批五千人衝來時,竟然差一點就衝破了城外的第一道防線

若不是壕溝過深,且平滑如鏡,若非關鍵的時候封萬里的四方軍進行了轟天炮支援的話,怕是第一道防線就已經被拿下了。

聯軍士兵多是新徵召而來,雖然臨時受了突擊的訓練,但時間尚短,還無法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現在就派他們上戰場,的確是有些難為人了。但高麗大軍殺了過來,已經不會給他們再次訓練的時間。

迫不得以之下,訓練進度只完成了一半的聯軍便衝上了前線,表現的不如意也就是意料中的事情。

轟天炮的出現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威力,的確起到了強大的震懾作用,至少把忽單的先鋒軍嚇得不輕,暫時性的保住了城外的第一道防線。

可也僅僅只是暫時性而已,當接下來忽單意識到轟天炮的攻擊距離有限,且發射的時候並不密集,恐嚇性多於殺傷力時,原本的恐懼之心就沒有那麼重了。在接下來的進攻中,即便是聽到了火炮的轟響聲,他們也不再害怕,繼續發起著衝擊。

訓練有速的高麗軍一次次如波浪般的攻擊,就像是海浪拍打在堤岸上一般,用了三天時間,第一道防線失守,守在那裡的一萬聯軍士兵除了逃回來不足兩千人外,其它人是死的死,俘的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