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無懼於任何挑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尤其是對一些寧可一天不吃飯,也不能一天無酒之人而言,那便等同於命·根子一般的存在。消費人群的數量太大了一些,直接導致海路的運輸根本無法滿足大家的需要。不得已之下,便有些商人冒起了險,打起了透過遼州陸路進入到吉州的打算。
忠王在不是那麼堅決的態度之下,有些關係,又肯花錢的商人們還是可以順利的由遼州進入到吉州的,所付出的無非就是更多的成本而已。但不要緊,只要能把急需暢銷之物運出來,還是有很大的賺頭。
找這樣的商人並不是什麼難事,把任務交付出去之後,前狄公主便等待著可能到來的好訊息,當然,也可能會是壞訊息。
前狄公主這裡一直在忙碌著,但除她之外,整個大乾卻出現了少有般的寧靜。似乎乾文帝還沒有死,還在主政一般,似乎乾仁帝的上位之事沒有發生一樣。
這一切說到底不過就是假像罷了。之所以會有現在的寧靜,不過就是暴風雨的前夜而已,不過就是因為各勢力都還沒做好準備罷了,就像是慶王和順王等人,剛剛分家出去,還沒有完全的整合完手中的勢力,這個時候,他們又怎麼會去找旁人的麻煩。可是一旦等到他們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天下大亂之時。
相比於這些新勢力,老牌勢力的準備就要更充足一些,他們的想法自然也就更多一些。
遼州寧城忠王府。
最初乾仁帝上位的時候,忠王唐青川可謂是一百個不樂意,如果不是有旁人勸著,怕是他早就起兵攻打大梁城了。之所以沒有這樣做,不過就是不想讓旁人去撿了便宜而已。
按著忠王手下幕僚的想法,乾仁帝的上位並不合法,也不會被其它藩王和勢力所承認。那就一定會有人打大梁城的主意,他們只需要等看著就是了。但就是這一等,卻是足足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其它的勢力竟然都是紋絲未動。
寧靜的可怕氣氛之下,忠王有些沉不住氣了。“怎麼,還要繼續的等待下去嗎?”叫來了自已最看重的兩位幕僚張真與姜岈,忠王臉色不善的問著。
“大王,事情會這樣,的確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看來,精明的人不止一位呀。”張真嘆了一口氣說著。
“是呀,大王,大家都不想做這個出頭鳥,都想跟在後面撿便宜,這足以說明這些藩王們都是有眼光之人。正是因此,我們才不能妄動,這就是比耐心的時候。”姜岈也是出言說著,也等於是在變相的勸慰著忠王。
只是現在的忠王早有些不耐煩,他已經不想在等待了。尤其是當唾手可得的皇位就在他面前擺著的時候,每一分鐘對於他而言都是一種煎熬,他想要的不是等待。
“夠了,現在還是說一說你們有沒有其它的辦法攻下大梁城吧,至於等待的話就不必再說了。”
忠王旗幟鮮明的表達了態度之後,張真與姜岈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由張真嘆了口氣的說道:“大王,即是一定要攻下大梁城,臣認為也應該找好策略才是。”
“很好,這麼說你應該有過想法了,來,說說吧。”忠王的臉色這便緩和了許多,他要的就是辦法。
“大王,大梁城牆高厚重,如果一定要強攻的話,損失實在是太大了,或許就是兩敗俱傷的結果,這對於大王以後主政大梁不利。臣以為,智取方為上策。”
“如何一個智取法?”
“大王,辦法就在前狄公主的身上。此女一心想的就是復國罷了,只要大王答應她這個要求,憑著她與大王曾經還合作過的交情,想必她一定可以看出當今的皇帝與大王間熟勝熟劣。而一旦得到了她的支援,拿下大梁城很可能就會少費不少的手腳了。”張真抱著拳,一臉極為認真的模樣說著。
這一刻,忠王聽的也是十分的仔細,不時的還會點下頭,顯然對這個主意他是持贊成態度的。
......
大梁城。
訓兵時長達到了兩個月之期,前狄公主已然等不及的要向晉地發兵了。
按說以現在軍隊的實力,並不適合馬上出征,但晉地傳來了訊息,說是晉王已經與陝州總兵邵玉龍取得了攻守同盟,且有訊息稱陝州將會派兵三萬幫助晉王與對自已對峙。
原本兵力就不佔優的前狄公主真不知道,在等下去,會不會有其它的藩王或是勢力選擇支援晉王,畢竟對這些人而言,她代表的是已經被消滅的前狄,是人人喊打的存在。
不能在等下去的還有另一個理由,就是前狄公主手中的銀錢快不夠用了。之前他手下只有一個百人的組織而已,花費甚小。可是現在,三萬多張嘴等著吃飯,每一天的消耗都會很大,在等下去的話,一旦大軍連糧食都不能保證的話,那誰還會為自已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