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之前在唐傲手中屢屢吃虧,讓義渠梟有些害怕了。

又或是突然損失了這麼多的戰馬,一時間得不到補充,這才沒有追擊。

還或是因為下雪,路不好走。總之,不管是北狄軍和匈奴軍都變得十分老實。

下雪了!

是的,就在唐傲帶著吉州軍過了木吉城不久之後,鵝毛般的大雪落下。唐傲這才想到,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十月底,在北方已入嚴寒的冬季。

出兵的時候,才是九月初,地裡的糧食都沒有收,現在也不知道糧食是不是真的顆粒歸倉。相比於糧食的豐收,唐傲更高興於這一次的收穫,攻下石勒城獲得的金銀就不說了,單是戰馬,交易的就有四萬五千匹,在加上打敗了匈奴軍所搶到的戰馬,數量達到了五萬匹以上。此時的唐傲,已經具備了建立一支強大騎兵的基礎。

......

吉城。

糧食早已經歸入州庫,足足一百萬石,出乎了曾桐和韓策等人的意料。

說起來,他們還是小瞧了黑土地的力量。原本以為一年只能種一季,產量有限。卻想不到,肥沃的黑土地可不是中原和南方的黃土可以相比,畝產要高出百分之二三十之多,大大的解決了州庫即將無糧的囧境。

為了這件事情,曾桐還特意把收穫寫進了龍報之中,讓所有的吉州百姓都知曉這件事情。可以想像,來年,怕是被開荒的土地將會更多,那個時候收穫也比之現在更大了。

所謂手中有糧,遇事不慌。

有了足夠的糧食之後,曾桐與韓策都是興奮不已,他們可以放心著手來建設吉州了。而就是這個時候,讓他們十分心煩的事情出現,大乾與忠王的使者在得到了訊息之後分別來到了吉城,要求吉州上繳糧食。

其中,大乾要求三十萬石,遼州也是要求三十萬石。

如果一旦答應了他們,這就等於一下子要將糧食的六成拿出去,如此一來,明年又怎麼可能養活這麼多的吉州百姓呢?原本還想著以糧食為餌去徵集更多人來到吉州,答應了他們,豈不是要自身都難保了?

唐傲偏偏還不在吉城,曾桐與韓策無人請示之後,一番商議決定先敷衍兩處來使,只說吉王不在,等到吉王歸來再做定奪。

乾文帝派來的使臣是已經榮升了戶部右侍郎的周宣。這位長公主門下之人,進入戶部的時候還是唐傲出力所得,自然是知道屁股要向著誰那一方,便一口答應下來,表示會住在吉城,等待著吉王的迴歸。

相比之下,忠王的使者樂明將軍就不是那麼好說話了。他氣怒的離開,不久之後,便帶著一萬軍兵出現在吉州南地百郡,並接連攻克臨城、源城、靖縣,兵逼吉郡南地樺城。

遼州出兵後,留守于吉城的孫伏虎統領著五千歸一軍直奔樺城而去,在那裡與樂明所率領的遼州軍打了一仗。

藉著城池之堅,孫伏虎獲得了勝利,樂明兵敗而回。但不久之後,遼州軍又加派了一萬大軍,再度兵臨樺城之下。曾桐、韓策與管理後勤的耿亮及負責訓練預備役的周遷將軍商議之後,派出了一萬預備役直奔樺城去支援孫伏虎。同時新一輪的徵兵工作在吉州內展開。

吉州軍待遇本來就高,今年又獲得了豐收,百姓上繳了糧食之後,還餘下不少,賣給了州庫之後還得了不少的銀子。百姓的生活好轉了,想要保衛勝利果實的心境也變得更加積極,使得徵兵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而就是這個時候,前方傳來了訊息,吉王率吉州軍主力打敗了三萬匈奴大軍。

不僅如此,吉州軍主力還一鼓作氣向著北狄境內打了過去,先佔領了邊境之城木吉城,接著僅用一天時間就攻下了北狄王都石勒城,嚇得北狄王義渠梟都逃跑了。

訊息傳回,滿城皆驚。但很快就有人站出來質疑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其實不僅是下面的百姓不相信,便是曾桐與韓策等人也都是無法相信。

石勒城,那可是大狄的王都呀。聽說那裡的城池都是由巨石砌成,且城樓高大,又豈是那麼好攻的。更不要說一天便攻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