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是好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實現。而一切的前提還是要先守住大梁城才是,沒有了根基所在,想法終只會是想法罷了。

“陛下,禮部童尚書來了,就在殿外候著呢。”嚴福一直在注意著乾文帝的表情,看到他似乎神遊而回,便連忙把剛才從太監處得到的訊息說了出來。

“他來做什麼?”乾文帝面色不愉的說著。對於童谷他心中是有氣的,雖然說忠王的不守承諾與這位禮部尚書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可差事畢竟是他辦的,拿忠王沒有辦法的前提之下,自然就要拿這位尚書大人撒氣了。

這一段時間以來,乾文帝就在沒有召見這位禮部尚書,便是有什麼大事要商量的時候,也只是召來了其它幾位尚書,有意的把他忘記,就是為了表明對他的不滿。想不到的是,自已不去找對方,人家竟然主動的找上門來了。難道是來辭官的嗎?

辭官。

近期已經成為了大梁城內的一種潮流。

一些官員內心中很不看好大乾的未來,認為大梁城必破,以後這裡的主人不是在乾文帝,可能會變成忠王或許是旁的什麼人。那為了自已的前程,也沒有必要在一顆樹上吊死不是嗎?

現在先一步辭官,便表明自已與乾文帝沒有了關係,那以後不管是誰成為了大梁城的新主人,也就不會找自已的麻煩了。抱有這樣想法的官員還是不少的,近一個月來,僅是收到的各種辭官奏章就有上百份之多。理由也是多種多樣,什麼身體不好呀、什麼能力有限呀、什麼本事平平不能為皇帝分憂而辭官、還有更狠的乾脆來了一個自殘,不是從馬車上掉了下去,就是吃東西弄壞了肚子,總之就是身體條件影響下不能在為乾文帝分憂了。

說起來,還不是因為膽小怕事,怕以後受到連累嗎?

這些事情,乾文帝心中都是門清,如果說只有一兩位或是幾位抱有這樣的想法,他還可以殺掉來震懾眾人。但辭官的太多了,他就無法在下殺手,不然不用遼州軍來打,大梁城就真的要內亂了。

心中有氣卻是撒不出,也就怪不得一聽到童谷來了,便以為對方也是來辭官的。

“陛下,應該不會吧,童尚書雖然被忠王給騙了,但能力還是有的,更是對陛下忠心耿耿,這一次想來應該是有別的重要事情。”嚴福與童谷算是老相識,能有機會幫著對方,他當然還是想要幫一下的。

“那好吧,就見一下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重要的事情。”乾文帝其實也不大相信童谷是來辭官的。六大尚書都是他親自任命,都是他極為信任之人。如果連他們都不看好自己的話,那他做人也太失敗了一些,怕是想要翻身也是不可能之事了。

“諾。”嚴福連忙答應了一聲,這便直起身子向外喊道:“宣戶部尚書童谷進殿。”

一身大紅袍官衣的童谷很快出現在大殿之中,一見到高座於上的乾文帝,便是一臉喜色的說著,“陛下,大喜呀,大喜。”

“大喜?喜從何來?”乾文帝一臉的疑惑。他實在想不明白,到現在了,還何喜之有,就算是有什麼喜事的話,也不應該由童谷來告訴自己的吧?

等等。想到之前嚴福說忠王派了使者入了城,難道說是與使者的談判有了什麼進展不成?

乾文帝想到了什麼,很快也印證了他的這個想法,當聽到童谷說出,忠王願意退兵的事情之後,乾文帝的臉色明顯變得激動、好看了許多。

按著童谷的說法,忠王是準備退兵了,忠王認為與陛下繼續的打下去,只會便宜了外姓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死去是無顏面見列祖列宗,所以這才幡然醒悟。

“哼?什麼叫幡然醒悟,怕是他啃不下大梁城這塊硬骨頭了吧。”乾文帝心情大好的說著。

“是的,大梁城城高牆堅,豈是說破就能破的。這些日子來,我們軍兵守城損失不小,但做為攻城的一方想必忠王損失只會更大,現在退兵也算是他們識相。”嚴福眼看乾文帝心情大好之下,這便也笑呵呵的進言著,引來了皇帝身以為意的不斷點頭。

“童愛卿,忠王準備怎麼退兵,他們是不是又提出了什麼要求和條件,這一次不會在戲耍我們了吧?”乾文帝雖然認為是大梁城太過堅固,才引得忠王退兵。卻也知道,在沒有確定忠王退兵之前,現在高興還有些為之過早了,他更加不相信,忠王決定退兵了,還會提前的支會自已,即是這樣做了,想必定有他的目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