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舊貌換新顏(第2/2頁)
章節報錯
舊貌換新顏!
吉王唐傲釋出了憑良籍證明每人可得二十畝良田之後,這幾天天不亮知州府前就排起了長龍隊伍。百姓們紛紛響應而來,登記造冊,等待分田。
一旦登記再冊之後,身體好的勞力們便在有組織之下展開了全城修路之舉。已經在大梁城習慣了處處是乾淨寬敞的水泥路之後,對於吉城之內的那低窪之路已經無法再容忍,藉著還有兩月才會下雪的時間裡,他下達了修路的政令。
兩月時間想要將城內的道路全部修完,那是不可能的,唐傲的要求是先把路基修好,至少馬車走在路上不會在顛簸,至於鋪設水泥的問題,就要等到來年夏季才去做了。
不僅僅只是修路,唐傲還令人擴大了城池的規模,在原本的城池之外重新開始修建高大的城牆,如此一來,以後的吉城就可以分為外城和內城兩部分,這不僅可以讓城池住上更多的人口,也可以讓吉城因為人口變多而變得更加繁榮,從而成為東北部地區的經濟中心。那樣一來,不僅可以吸引來大量的外來人口,且每月僅是商稅這一塊便可以賺上很多。
吉城的庫房被開啟,囤積在這裡的大量糧食被拿了出來,加上唐傲此行所帶之糧,足夠三十萬人輕鬆過冬了。這便是唐傲的底氣所在,有錢有糧之下,不怕找不到賣命之人。
每一個修路和修城池的百姓都可以在晚上下工時拿到兩百錢的碎銀、當吉城之內一夜間多了很多的糧店,且糧食還是平價的時候,吉城的普通百姓終於可以吃上一頓飽飯,且不用為下一頓飯有沒有著落而擔心時,吉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像是越發的高大了起來。
百姓就是如此的可愛,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向著誰,聽誰的話。相比那些權貴卻是不然,韓策先是與長史的身份召來了城內的權貴,向他們提出了每家只能留下良田一千畝,其它之田都要賣給吉王時,遭到了所有人無聲的反對。
吉城之內,僅是吉王的騎兵便有五千,這麼一股強大的軍事實力在那擺著,沒有人會傻到一定要與唐傲針鋒相對。但他們一個個一聲不吭便已然代表了他們的態度,他們就是用這種無聲的反抗來表達著心中的想法,他們就不相信了,難道他們不答應,吉王還能明搶不成?若是這樣,便是與天下所有的權貴為敵了,這個後果可是十分的嚴重。
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韓策拂袖而去,找到了知州曾桐,“曾大人,看來有必要按計劃行動了。”
看到韓策那氣怒的樣子,曾桐不用問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點點頭道:“好,老夫這就去安排。”
......
怡紅院。
僅聽名字,便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了。雖說吉州偏遠一些,苦寒一些,也貧窮一些,但食色性也這一條是不會變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這樣投其所好之地的存在。
吉州的怡紅院,生意一直很不錯,即便是這裡的主人成為了吉王唐傲。但在老鴇去了一趟知州府,知曉只要自己按規定納稅便可繼續營業之後,怡紅院甚至連一天的工夫都沒有耽誤,便繼續變得燈紅酒綠起來。
開門迎客,客人是絡繹而來,似是絲毫沒有受到吉王入住吉城的影響一般。想來也是,能來這裡之人,不說是非富即貴,至少也是不差什麼閒錢之人,現今唐傲的一切政策得益者都是最普通的良籍百姓,與他們並沒有什麼相關之地,他們自然也就應該做什麼便做什麼。
崔克,做為城內最大布行崔家的獨子,他可是怡紅院的常客了。當他的身影一出現在門口的時候,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老鴇這便滿面笑容的迎了上去,“呦,崔少爺,您可有幾天沒來了。”
“嗨,別提了,老爺子管得緊,呵呵。”崔克一看到老鴇那風·騷的模樣,便感覺到全身這一會似乎都亢奮了起來。
崔克說的是事實,吉王成為了吉城的天之後,這些權貴們都在一旁看著,等待著吉王的召見,等待著謀取自已的好處。畢竟不管是誰來到吉城,不是還要指著他們的幫忙嗎?不管是穩定社會秩序也好,還是為了賺銀子,可都是離不開這些權貴中的豪門。
只是吉王似乎與其它人並不一樣,不僅沒有在第一時間見他們,且還在幾天之後,讓一名長史代表他見自己等人,又提出了買地的事情。這就讓權貴們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崔家家主崔炎便把這個不爭氣的兒子軟禁了起來,想著等風頭過了,形勢清晰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