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興起的大梁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慢一點。”憨厚的臉上露出了關切的目光,許衡看向愈來愈近的戰馬,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般的笑容。
“籲!”戰馬在奔跑中被勒停,前蹄高高揚起,隨後重重的落到地上,馬上的年輕人嘴巴上還有著細細的絨毛,剛滿十八歲的許渾呵然一笑道:“父親,兒子已經探查過了,前方一切如常,並沒有什麼山匪出沒。”
許渾,許衡之子。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父親的手藝是一點都沒有學會。好在許父也是開明之人,用賺來的銀子請了一些武師,或許是興趣的原因,年紀不大,許渾的武藝也是不錯,竟然進入了明勁,倒也算是踏入了學武者的行列。
這一次舉家而遷,許衡賣了房產之後買了一匹健馬,可是把許渾樂壞了,一路而來,都充當著護衛的責任。只是由古州到大梁城一路太平,並沒有遇到什麼壞人,反倒是讓放渾有些失望。
“古州到大梁,都屬於大乾之地,中間並無其它的勢力,我們走的又是官道,怎麼會有壞人嘛。”許衡笑著搖了搖頭,手中的牛鞭未停,輕落而下,牛車向著大梁方向繼續而行。
說起來,許衡一家可不是特例,隨著大梁城大批建房的訊息傳出去之後,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趕向大梁,做為一國之都,原本這就應該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之地。
許衡一家的事情沈傲不知道了,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他也不認識對方。他現在在意的是忠王的決定,忠王的許諾。
就在沈傲從忠王府中走出後不久,有關大乾錢莊要在遼、吉兩州開設分鋪的事情便傳了出去。
所謂一石激起三層浪!
同樣的訊息傳入不同的人耳中,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有的是驚訝、吃驚,有的是不敢相信、有的震奮莫名,還有的則是激動。乾文帝便屬於後一者。
沈傲幫助忠王世子唐伊站起來的事情,嚴福早就來彙報過了。這隻能說明唐伊的運氣,當然還有沈傲似乎無所不會的才能。
乾文帝也想過,幫了唐伊這麼大的忙,忠王一定會給予一定的報酬表示感謝。只是他怎麼樣也沒有想到,這種感謝會如此的優厚,竟然會讓忠王允許開放遼、吉兩州,允許大乾錢莊入駐,允許兩州修路。
做為一個合格的王,一個優秀的政客,私人感情和國之大事永遠都是要分開的。強行的參雜到了一起,絕對非明智之舉,弄一個不好就會出現各種的問題。
忠王是一個聰明人,這個道理自然是懂得。他也不會因為沈傲對兒子的幫助就全面放開兩州之地,舉州回報。所以說,忠王這樣做絕對不會只是為了感謝沈傲,而應該有更深的意義才是,比如說趁著大梁城發展的機遇藉機來擴大自己,趕上這趟快車。
大乾錢莊的進入,看起來得到好處的是大乾皇帝。畢竟銀票的通行地方越多,可使面的面積地區越大,就越會讓人趨之若鶩,更容易讓人接受。遼、吉兩州之地的開放,對於大乾銀票的傳播是一種大大的利好行為,得好處的自然就是乾文帝。
但這不過就是表面上的問題而已。要知道大乾錢莊可是要建在忠王的地盤上。如此有一天真是出了什麼大事情,忠王不就可以直接的扣下這些錢莊,將把裡面的銀子和銀票為他所用嗎?
倘若真到那個時候,定然是可以讓忠王大賺一筆的時候了。
至於說修路,這就是利好雙方的事情。即便宜了大梁城的商人,也會便宜了忠王兩州之地的商人。從某種意義而言,縮短了雙方間行程的時間,可以讓大乾士兵更快的進入到忠王之地的同時,又何償不是忠兵可以更快的進入到大乾之地呢?
這原本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傷人,用不好可以傷己。
怕是忠王也正是看到了這些,才決定要支援沈傲。而所謂表示感謝,不過就是一個由頭,一個名頭罷了。乾文帝可不會被這種說法給矇蔽了雙眼。
但不管怎麼說,忠王的支援還是讓乾文帝十分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