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高座的乾文帝連續的下達了幾道聖意。

大乾錢莊的建立與銀甲衛的兵權交付到太子手中之事便如風一般的席捲在大梁城的上空。

訊息靈通者,更是探知到昨天晚上太子入宮之事,便皆都知曉,太子還是站到了皇帝這一邊,父子兩人聯手之下,接下來便是要解決晉王兵權之大事。

果然,當天小朝之後,太子被留在了太極殿,等到晌午剛過,太子的座駕便去往了晉王別院,陪同的還有太監大總管嚴福。金甲衛在看到嚴大總管出示了放行金牌後,太子如願的見到了躺在床上正養病的晉王,當著嚴福的面,太子說出了自己已得銀甲衛軍權之事。

“晉王,現在也是應該你履行承諾的時候,是時候把晉軍的軍權交給孤了吧。”嚴福就站在一旁,太子並沒有稱晉王為舅舅,反而一幅公事公辦的模樣。

“好,太子軍權在握,想必以後繼位之人非信兒莫屬,即是這般,本王現在就手書一封,著人送往太原郡。信心呀,以後李家後人就交給你了,定要替舅舅照顧好他們。”晉王慢慢起了身,一幅身體很孱弱般的樣子說著。

“這是自然,舅...晉王放心便是。”太子點著頭,臉上似有真情流露。

還是當著嚴福的面,晉王親自寫了一封手書,並蓋上了自己所帶的晉王大印。

書信上所說的便是將晉軍兵權交給太子之事,還要求晉軍的將領們可帶少部分親兵趕到大梁城,覲見新的主子等等。

嚴福在一旁看著,看不出這封信中有任何的其它意思,這便滿意的向著太子點了點頭。隨後信件被太子接過,隨後會由嚴福親派快馬前往太原郡傳信,以保信在途中不會出現任何被更改的意外。

事情到了這裡,並沒有完。晉軍的將領還沒有見過新的主子之前,事情就隨時可能會有變數,銀甲衛的兵權還要交到太子的手中,至少表面上如此,只需等上幾日,待晉軍將領到了大梁城,晉王當著眾將的面將統領晉軍的虎符親自交到太子手中,便算是塵埃落定。

晉王竟然如此的配合,嚴福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皇帝之後,乾文帝不由臉現感嘆之意。

年輕的時候,晉王也是一個胸有抱負之人,也曾想過揮軍奪天下,創下萬成基業。可是現在看來,人老了性格和想法也是會變化的,或許他知道自己的後代子嗣之中無能人而出,一心想的不是在爭霸天下,而是想著後人的平安,要不然也不會連兵權都交了出來。

顯然,晉王不信任乾文帝,願意把兵權交給自己的外甥當今的太子也不願意交給乾文帝。可不要緊,就乾文帝而言,軍權在太子手中和自己手中並沒有什麼兩樣。

維持一支軍隊的開銷那可是大數目,以太子的能力是養活不起的。最終還是要把兵權交給自己這個做父皇的,這樣一來,不旦乾文帝眼中少了二十萬的隱藏性敵人,還會多上二十萬可用大軍,裡裡外外這一相比,他手中的軍力便是大漲。有了這個基礎,他便已經有了向外擴張的基礎。

倘若是大乾錢莊在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金銀,有了充足的軍費之後,乾文帝未償不可向外一戰,以彰顯大乾的實力,或許就可以完成年輕時的偉大理想。

軍權即將到手,乾文帝這幾天心情都是大好。尤其是前方已經傳來了訊息,晉軍五位統領各帶兩百親兵,計千人正由太原郡向大梁城而來的時候,這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的感覺,那不要太爽。

為了以示自己的誠意,乾文帝已經然下旨給了禮部,讓他們做好皇后冊封大典的準備,直到晉軍二十萬軍權落到太子手中的時候,大典就會如期的舉行,這也是乾文帝麻痺太子的一種手段。

最終,乾文帝還是做好了廢太子的決定。雖然說太子事後已經悔改,可畢竟背叛了自己一次,對這樣的兒子,乾文帝是無法在給予相信。現在做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了奪兵權在做著準備而已。

現在看來,太子似乎一切不知,他雖然明面上成為了銀甲衛的統領,但這些日子他沒有去過一趟銀甲衛的軍營。做為銀甲衛的統兵大將軍史鴻雲曾奉乾文帝秘旨,前去東宮請令,太子更是連見都未見,擺明了一幅不想與銀甲衛牽扯過多的模樣。

這一切反饋到乾文帝耳中的時候,更是讓他放心不已。太子有這樣的覺悟就很好,如此便算是以後丟了太子之位,倒也可以做一個平安一世的王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