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二合一,我決定以後的兩更都放在一起更新,時間就選在零點前好了)

哥譚中學裡藏著很多幸存者,這是個好訊息。

麥吉森自認對戈登的小兒子小詹姆斯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跟漫畫裡的變態罪犯人設不同,這裡的小詹姆斯雖然性格頑皮,但心地還算善良。

小詹姆斯和他姐姐芭芭拉一樣,都是蝙蝠俠的粉絲。

只不過在蝙蝠俠主動承擔殺死哈維·丹特的罪責這一事情上,小詹姆斯就不像他姐姐那樣向現實妥協。

他始終不接受蝙蝠俠無故蒙冤。

吉姆·戈登在這件事情上的不作聲更讓小詹姆斯不滿,他認為自己的父親不應該袒護一個謊言。

不然又怎麼配得上哥譚僅存的正義之光這一稱號?

哈維·丹特的意志抵擋不住小丑的腐蝕,犯下了一樁樁殘忍的命案。

甚至還綁架了他和姐姐,藉此要挾戈登。

憑什麼讓蝙蝠俠替哈維頂罪。

就為了推行《丹特法案》?

年紀輕輕的小詹姆斯不明白為什麼推行一個法案必須要以哈維的名義,為什麼哈維·丹特一定要是光明正義的形象。

事實上在當時的哥譚,除了哈維·丹特以外,沒有任何一個檢察官敢跟哥譚黑幫硬碰硬。

在遇上小丑以前,哈維確實稱得上是光明騎士。

即使是布魯斯都發自內心地尊敬哈維。

不客氣地說,哈維·丹特就是哥譚的未來之星。

如果讓所有人知道連這樣的哈維·丹特都有墮落的一天,那其他人就更加不值得信任了。

政府再想推行新的法案,不管初衷是什麼都會被曲解成陰謀論。

再加上那些黑幫在背後推波助瀾。

受到的阻撓簡直不可想象。

反過來呢?

哈維·丹特為了捍衛法律,不惜與歹徒搏鬥,即使毀了容也沒有放棄心中的正義。

最終慘死於黑暗之手。

在這種劇本的刺激下,每一位哥譚市民都會深深地感懷於哈維·丹特之死。

推行《丹特法案》作為哈維臨終前的遺願,將會備受擁戴。

在整個哥譚人民的浪潮中,黑幫們的阻擾就像是螳臂當車,翻不起什麼風浪。

進而造就了哥譚長達八年的平靜時光。

因此芭芭拉能夠理解她的父親,她知道戈登內心裡的掙扎與糾結,可他終究是無可奈何。

小詹姆斯不能理解,也或許是他理解,但是不認同這種做法吧。

總之,小詹姆斯和戈登的父子關係很是僵硬,跟他姐姐和麥吉森之間的關係倒是相處的不錯。

麥吉森和查理走進學校裡面。

哥譚中學是市內最大的初中,一共有七棟六層教學樓,兩棟九層實驗樓,一棟五層行政樓,標準四百米跑道的室外操場和一座室內體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