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殿堂大師與小丑(第1/3頁)
章節報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章小青瞬間就被開篇的《臨江仙》吸引住了。
寥寥幾筆已經寫出了歷史的悲壯殘酷。江水東逝,英雄埋骨。古今是非成敗,終為後世笑談。
歷史的厚重、滄桑氣息撲面而來。
給人以沉重之感。
繼續往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樣一句對歷史規律高度總結的話,立刻讓烏賊的形象在章小青心裡高大起來。
要做出這樣的總結,需有頗大的見識。
開篇寥寥數語,章小青已經被烏賊的“文化素養”所折服。
她已經放下了筷子。
認認真真讀起來。
“嗯?文言白話?”章小青讀到後面眉頭皺了起來,“烏賊竟然用文言白話寫書?”
很驚訝!
完全沒料到。
但想到前面的開篇,似乎又只有文言白話配得上,風格相搭。如果換成白話……就有點拉胯了。
而且章小青注意到,前面都是三國背景的交代,如果用白話寫,勢必長篇累牘。
文言白話好像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有些驚訝,但身為語文老師,聞言白話讀起來和白話沒多大區別。
一不小心就沉了進去。
故事從黃巾之亂開始講起,接著引出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桃園結拜,痛飲一醉。
因為是文言白話寫作,語言簡練非常,將整部作品節奏帶得非常快。
桃園結義、斬殺黃巾、怒鞭督郵……戰呂布!
短短五章,卻是看得人熱血沸騰,精彩至極。
沒有任何多餘的字眼。
情節緊湊,人物豐滿,語言簡練準確。
“這真的是網文?”章小青甚是懷疑。
這樣的格局、筆觸,就是與一些古代經典都不逞讓。
之前看《三體》她也吐槽烏賊文筆不線上,後來的《鬼吹燈》等等要好些,但她沒想到《三國演義》完全顛覆他對烏賊的認知。
“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何風格如此多變?”章小青對烏賊興趣大漲。
她試圖腦補出烏賊的樣子。
可是根本想象不出來。
《鹿鼎記》、《三國演義》的筆觸讀起來他像是個見多識廣的智慧老者,《全職高手》似乎他又很年輕。
《鬼吹燈》、《盜墓筆記》的真實描述又彷彿他是個走南闖北的盜墓賊。
嗯,鬼吹燈詳盡的地理描述,還讓人懷疑他是地質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