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群星領唱。

十五萬粉絲合唱。

整個魔都體育館都在歌聲中震動。

除了魔都體育館,許多“第二場館”也是瞬間炸了,紛紛看著大螢幕,一起唱著這首《童話》。

這一晚全國各地,小區、餐館、酒館……處處都是歌聲。

唱的都是陳平安的歌曲。

之前說陳平安也就那樣的南韓男團成員們,看到直播間的畫面人都傻了。

“演唱會……還可以這樣?”star成員金泰文有些被震驚到了,“不用跳舞,氣氛也這麼好?”

鄭智賢道:“我感覺這些粉絲都是演員,歌曲也沒有特別好聽。”

“不太動感,”都南郡道,“不過我們跳舞,粉絲也沒這麼熱烈過。”

“所以才顯得假啊。”鄭智賢道,“我搞不懂這些粉絲為什麼會這麼瘋狂。”

star男團的人聽不懂中文歌詞。

只能聽旋律。

華國歌曲和南韓、米國、英倫等國的歌曲不太一樣。因為文化的差異,他們可能會更注重強烈的節奏,給人一種舞曲的感覺。

聽到旋律就忍不住想要扭動兩下身體。

所以很多人即使聽不懂南韓語和英文歌詞,但並不妨礙他們去欣賞那首歌。

因為旋律、節奏就足以調動人體內的細胞了。

這是他們音樂的厲害之處。

但在華國,旋律節奏是一部分,但大家還追求歌詞和旋律的統一。再加上華國人比較內斂,沒有米國人等那麼狂野,創作出來的旋律通常也沒那麼勁爆。

所以這些男團成員get不到陳平安歌曲的點很正常。

除此之外,中文字身對於強節奏也有一定的侷限。

比如蔡衣林的歌曲《Play我呸》由前衛詩人李格弟作詞,倪子岡譜曲,陳星翰編曲,在風格上中西合併玩味十足,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舞曲。

按理說曲子已經很接近西方了吧,但就是缺乏那種橫掃歐洲、米國的那種逼格。

而有人只是將其歌詞翻譯成英文,在曲子編曲不變的情況下,立刻就呈現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甚至比一些米國巨星的歌曲都不差。

為什麼?

說到底還是因為文化。

中文和英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語言能適配的旋律、節奏也是截然不同的。

這就好比英文翻譯不出華國古詩詞的韻味一樣,若是硬翻,問題也不大,但多少也有點水土不服。

看到陳平安這十五萬粉絲唱歌給他聽的場景,這些男團成員不覺得陳平安牛,只是覺得這不可能!

不用唱歌,不用跳舞,長得也不算嬌秀……

粉絲就直接瘋狂?

太離譜了!

聽到他們的對話,他們的專職翻譯鄙夷一笑,“你們懂個錘子!”

翻譯罵了一句。

南韓成員問:“你剛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