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終於知道安神出道一年多,為什麼能出這麼多作品了……兩個小時三首古詩,一張曲譜。他要是認認真真幹一天,不得寫個百八十首出來?”

“妖孽!怪物!”

音樂老師感覺自己被生生打擊了。

但現在是在錄製節目。

他很有職業素養。立刻收起了那種驚訝與羨慕,開始認真看曲譜,快速將之熟悉起來。

熟悉後他透過麥克風告訴董洋,可以了。

董洋這時才問陳平安道:“安神,音樂老師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開始了嗎?”

“好。”陳平安點頭。

舞臺的燈光在這時候做出調整,變得氤氳溫和起來。

音樂老師合作奏響了《琵琶行》的旋律。

陳平安也將自己完全調整到了曲目中,醞釀出合適的情緒,唱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

輕快乾淨的歌聲響起,觀眾們不由被帶到了詩文所描寫的畫面中。

看到了江水。

看到了客船。

看到了明月。

聽到了琵琶聲。

敘事性的詩句描繪出生動真實的畫面,聽著歌,仿若在聽一個故事一般。

那種感覺很奇妙。

讓人忽然覺得古詩詞好像也沒有那麼高深難懂。

眾人聽著,

而此時陳平安唱完第一段後,一段琵琶的彈奏響起。之後陳平安繼續唱詩: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又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唱到這裡,陳平安嗓音忽然一轉。從普通唱腔一下子變成了戲腔唱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戲腔一處,頓時驚豔全場。

主持人董洋,鑑賞老師康達、餘曼都是驚得張大了嘴巴。他們驚訝的不僅是陳平安的戲腔唱法,還有這幾句詩文帶給他們的極致的美的享受。

直播間觀眾也瞬間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