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完被嘲笑的時候,我都在想,要是我考滿分他們的表情會是什麼樣。”

“嗚嗚嗚……聽著聽著,心情怎麼就低落起來了呢?”

“可能我們都是小人物吧。”

“是啊,這首歌安神貌似就是寫給小人物的。”

“開唱前,安神不是說這首歌就是獻給在座的我們的嗎?現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

彈幕滿屏。

極具代入感的歌詞一瞬間收穫了不少人的感觸,甚至有人因此而落淚。

陳平安沉寂在演唱中,完全不知道直播間的情況。

他腦海中回憶起陳奕迅演唱會演唱的《浮誇》的經典版本,他儘量在舞臺上重現陳奕迅的歇斯底里。

他將所有的精力、情感都傾注在這最後一首歌曲的演唱上。

他甚至分不清自己是陳平安還是陳奕迅。

反正兩個都姓陳。

無所謂了。

他此時此刻刻意將自己想象成小丑那樣小人物,去體會、感受他們的內心。

然後再以歌唱的方式演繹出來。

“你當我是浮誇吧

誇張只因我害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不夠爆炸

怎麼有話題,讓我誇,做大娛樂家”

嘶啞的喉嚨,近乎嘶吼的唱法,極具張力的配樂,大氣磅礴的鈸聲,在這一刻堆疊、組合,實現一加一等於N的效果,將歌曲推上一個小高潮。

你就當我在浮誇吧,只是一個譁眾取寵的小丑,無限卑微。

我企圖透過高調的表演引起你們的注意。

我怕我的渺小我的沉默,會讓我永遠被人們忘記。

我不甘碌碌無為,因為我怕被遺忘,所以我要高歌,只求你們聽到我的嘶吼,看到我的存在。

聽到這粉絲們的眼眶已經徹底溼潤了。

是啊。

如果可以,誰想扮演譁眾取寵的小丑呢?

還不是因為我們太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