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我老張這暴脾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教室內,錢教授正在講述春秋五個霸主。
“齊桓公小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齊襄公時期,政治混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就逃離了齊國,到後來公孫無知被殺,兩人都想要回來繼承王位...公子糾的今臣管仲帶著軍隊攔截小白,想要將他殺死。”
“管仲一箭射出,射中小白的帶鉤,小白當地就躺下來裝死,管仲就回去告訴糾,說小白死了,不必慌張。”
“於是乎,悲催的公子糾漫不經心的回到齊國的時候啊,小白已經做了君主。”
“管仲年輕的時候,顯然沒有以後的老謀深算,甚至是有些自負,經歷了這次事件後,管仲就再也沒有敢大意的對待任何事情了...在繼承王位之後,他想要殺掉管仲。”
“我想,大家應該聽說過一個成語,叫管鮑之交。”
“管仲有個好朋友,叫鮑叔牙,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長大之後,他們一起做生意,管仲每次交易之後總是要多拿走一些錢財。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我兄弟他只是家裡窮啊。”
“後來管仲幫著鮑叔牙做事,幾次都沒有成功,人家都說管仲沒有才華,鮑叔牙說:我兄弟不是沒有本事,只是沒有機會啊。”
“管仲又幾次當逃兵,不肯作戰,別人都嘲笑管仲,鮑叔牙說:我兄弟不是怕死,只是家裡尚且有老母親要養啊。”
“後來,管仲前往輔佐公子糾,鮑叔牙去輔佐公子小白。”
“在齊桓公要殺死管仲的時候,鮑叔牙攔住他,告訴他:如果您只是想治理齊國,那我就足夠了,若是您想要稱霸天下,那就一定要管仲來輔佐您,他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一定會強盛起來。”
“他讓出了自己的相位,齊桓公也沒有再殺死管仲,任用他....從那之後,管仲就成為了齊桓公最信任的大臣,地位超過了鮑叔牙。”
“鮑叔牙不曾抱怨,他全力幫助管仲,完成他的命令,最終,齊國成為了最強的國家,連周天子都來參與齊國召開的會議...打的戎狄抱頭鼠竄,保護了很多邊境的小國...”
“管仲在死去之前,齊桓公找到他,並且告訴他,準備讓鮑叔牙來接替他。”
“管仲搖著頭,告訴齊桓公,絕對不能讓鮑叔牙當國相。”
錢教授忽然停住了,他看著同學們,下方的學生們都瞪大了雙眼,老王喃喃道:“這是啥癟犢子玩意啊,鮑叔牙幫了他那麼多次,明明就是個賢才,他居然還看不上人家?”
錢教授長嘆了一聲,他搖著頭,說道:“是啊,就是管仲這樣的賢人,也會有私心啊...他一生都在輔佐齊國,在最後關頭,卻還是為了朋友...讓齊桓公選擇他人為國相。”
“啊?”,學生們都有些驚訝。
“教授,這怎麼會是為了朋友呢?鮑叔牙為管仲做了那麼多,管仲就這樣對待他??他自己的相位本來都該屬於鮑叔牙!”
錢教授抬起頭來,沉重的說道:“齊桓公聽從管仲的遺言,沒有讓鮑叔牙來擔任國相,讓公孫隰朋稱相,一個月後,公孫隰朋死了,齊桓公就以鮑叔牙為國相...鮑叔牙成為國相後,多次訓斥齊桓公的行為,勸誡他遠離易牙等小人...”
“齊桓公不聽...鮑叔牙抑鬱而終。”
“管仲怎麼會不知道鮑叔牙有國相之才呢?怎麼會不知道他最適合成為國相呢?只是,他擔心自己這個朋友的性格太過剛烈,會與齊桓公發生矛盾,那樣的話,鮑叔牙不是被處死,就是會鬱鬱而終啊...”
“所以,他不想讓鮑叔牙成為國相,他大概,更想自己的好兄弟能夠幸福的度過晚年吧。”
教室裡靜悄悄的,不知為什麼,大家的心情居然都有些沉重,有些羨慕。
“有這麼一個朋友,他們兩的人生中,也是沒有什麼遺憾啊...比起斤斤計較,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友誼,這樣互相理解,不求回報,同甘共苦的友誼,要更加的牢固。”
錢教授是個有意思的人,他明明是在講述春秋五個霸主,講齊國不講齊桓公,反而講起了管仲與鮑叔牙的友誼,講晉國不去講晉文公,卻講介子推。
“晉文公為了讓介子推出來,縱火燒水...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晉文公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他們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卻也追悔莫及。”
“如今有很多人啊,都在辱罵介子推的諸多行為,說他迂腐,說他愚忠,說他身上有一種奴性....我倒是覺得,儒家將他視為忠君之典範,實在是侮辱了他,他並非忠君,他只是愛國而已。”
“無論在什麼時代,愛國者是不該被侮辱的...晉獻公昏庸無道,重耳則是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跟隨他流亡了十幾年,受驚勞苦,他的離開,並非是因為晉文公忘記了賞賜他,而是因為他不願意接受獎賞。”
“在他身上能看到他對晉國深深的愛戀,我們用如今的價值觀將他定為愚忠之臣,實在不恰當。”
後來,錢教授講起楚國,卻沒有講楚莊王,反而是說起了楚莊王的樊姬,“楚莊王剛剛上位的時候,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樊姬整日勸說他,他也不聽,後來,樊姬就披散著頭髮,也不化妝,蓬頭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