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淘汰的考生,更是悵然若失,苦澀無比。

鑽研醫道多年都淘汰了,姜藥如此年輕,卻拿到兩場筆試第一。

人比人得死啊。

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姜藥不僅是年輕,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尊貴氣度,彷彿註定不屬於這個世界。

姜藥看著自己的筆試成績,心中也鬆了口氣。

嗯,果然,沒出意外。

這就對了。

他不再看第二眼,就雲淡風輕的瀟灑離去,不帶走一個笑容,只給眾人留下一道鶴骨松姿般的身影。

就是透過筆試的五十名考生,都有點自閉了。

搞了半天,年紀最小,事先最不被看好的姜藥,竟然考了個第一!

他們竟似成了陪考的!

終於有人發出了不諧之音。

“呵,不過是筆試而已,醫考最主要的還是實考。姜藥再會答題,可實踐診療這一關,他行麼他?”

“天知道他這筆試成績有沒有水分,是不是走了狗屎運…”

“不錯!他如此年輕,就算有天賦,又能有多少真本事?醫師固然要淵博,可說到底也要治病。不是紙上談病。”

“就是。我就不信,等到接觸了患者,遇到疑難雜症,他還能如此從容!”

提到即將開始的實考,他們被姜藥傷害到的自信,又暫時撿了回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醫師的真本事,是診斷和治療。醫論寫的再好,又能如何?

………

卯時一刻,診斷考試開始,這是第三場了。

進入第二輪的五十個考試魚貫入場,來到大醫堂的斷疾殿。

斷疾殿是大醫堂最大的會診處,也是寶蓮國最權威的會診處。在這裡被大醫們聯合診斷的病症,幾乎就是定論。

用斷疾殿作為醫考考場,也說明了對醫考的重視。

今日的考官,除了顧惜哉等五位大醫官,還有十幾位中下品的醫師,輔助考試。

接著,二十名患者就被帶了進來。

這二十名患者不但是新病人,而且還不是簡單的病,不同的患者病也不同。

二十個人,最少患有二十種病。

每個考生,要診斷四個病人,開四個治療方案。每個病人要被診斷十次。

診斷對三次,診療方案也對了三次,才能晉級。否則淘汰。

而且,要在一刻鐘的工夫之內,完成診斷和治療方案這兩大步驟。

顧惜哉等考官一看到姜藥,就全部露出關注之色,讓其他考生心中泛酸。

其他考生也不住向姜藥投來意味難明的目光。

如今患者都已經到場,你這個筆試第一的少年,還能再出一次風頭麼?

嫉妒是人的天性,聖賢也難以免俗,何況這些患得患失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