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和那些繡花枕頭一夥,那就難怪了。”

姜藥聽的真切,卻看都不看一眼。他吃了兩個喜餅,就準備應付下午的筆試。

筆試只有一天,考兩場。上午考醫論,下午考病理、藥理。

姜藥已經準備充分,連線用藥靈體‘作弊’兩天,更加不怕。

午時四刻,第二場考試開始。

考題一發下來,五個醫官就不由自主的一起看向靠著窗邊的少年。

他們都看了姜藥的醫論,雖然認為姜藥透過醫考的可能很小,可還是抱著一絲僥倖的希望。

若這少年以弱冠之年考上醫師,那將是轟動整個寶蓮國的大事。

實在是太年輕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姜藥的真實年紀,已經六十了。要是按照地球上算,已經七八十歲了。

根本不是真正的少年。

姜藥拿起試卷,就露出一絲盡在掌握的微笑,提筆直接答題。

“…當歸入心脾兩經…丹參微寒涼血…天麻息風止痙…”

“…冰片開竅醒神…黃芪補氣益肺…杜仲止血安胎…”

這些都是和華夏中醫相符合的,還有寶蓮國特有的藥物:

“魃骨引火歸元,止痛散寒…血萱滋陰活血…綺草安神鎮邪…”

答完藥理題,又答病理題。姜藥很順暢的寫道:

“肺熱者邪風入肺…筋瘻者四肢無力…鬼臉瘡者…”

一直到酉時四刻,長達三個時辰(六小時)的第二場筆試才結束。

共答題三百六十道,可見題量之大,時間之緊。可是姜藥卻全部答完。

一分鐘答一道題。這一分鐘,包括了辯證思考和寫字。

可以說,要想答完每道題,需要看一遍題就能稍加思索的寫出答案。

不但要熟知病理和藥理,還要寫字夠快。

五位醫官一直在關注姜藥,發現他答題很快,可以說是所有考生中最快的,不由大感失望。

答題這麼快,那應該就是瞎寫一氣的蒙了。

不可能答對兩百八十道題合格,那就只能淘汰。每次考試,筆試這一關就要淘汰七八成。

可是等到收卷,看到姜藥的答卷,五大醫官頓時露出又驚又喜的神色。

五人分別瀏覽了試卷,越看越是心驚。

“這…這…全對?!”

“全對!”

“怎麼可能?!”

“嘶——此子…”

五人看完姜藥的試卷,面面相覷。那神色分明就是:是不是洩題了?

這三百六十道考題,是從數以萬計的題目中選出來的,要全部答對,必須對藥理和病症爛熟於心,而且達到淵博的地步。

能在三個時辰內答對三百六十道題的,已經是上品醫師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