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就這…急寒士之所急?(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顏看完玉行的介紹,沉吟著說道:“主公,臣下有幾個不解之處,還請主公解惑。”
姜藥露出滿意的笑容:“但說無妨。”
朱顏斟酌著說道:“第一,倘若在玉行借錢武修溜之大吉,或者在外被殺,那怎麼辦?”
姜藥點頭,“問得好。解除法子就是,抵押洞府!跑得了武修跑不了洞府。再說,他們能一直不回原籍?又能跑多遠?”
中修士到處歷練四海為家不同,這個世界的修士,絕大多數不離開本閥,甚至不離開原籍。
原因很簡單。第一就是沒有本籍氣血符的外來修士,賦稅更重,會重複徵稅。
比如,某人在青閥交過賦稅,可他遊歷到了甘閥,還要再繳納一次。再去鄭閥,要繳納第三次。
管你有沒有在其他地方交過。
這就使得,你只要離開本閥,出門越遠成本越高,那是在拿血汗錢遊歷,越遊歷越窮。不存在什麼詩與遠方的說法。
遠方人都沒有發現他們當地的機會,你一個外地人萬里迢迢的過去就能發現了?
第二就是,出門越遠越危險,隕落的可能就越大,風險和回報嚴重失調。
第三,日常開銷會巨增。光是客棧洞府這一項,就讓人視遠遊為畏途。
所以,遠途遊歷者都不是一般人。大多數底層武修,甚至沒有出過本閥。更極端的,都沒有離開過本地。
在家日日好,出門事事難啊。
姜藥繼續道:“沒有洞府的,可以抵押暫時不用的法寶。連法寶都沒有的,就要有擔保人…什麼都沒有的,不借。”
“借的靈玉價值,最多隻能達到抵押物的八成。還要分為不同的貸款額度,修為低的額度就低,修為高的額度就高。還有,暫時不借給外地武修,必須要有持有原籍氣血符。”
不同地方出生的人,因為祖先血脈和水土地氣的差異,都帶著不同的地域氣血,以此登記在本地武閥或者領主府。
作用和身份證戶口簿作用類似。
要是沒有,就是黑修。一旦被查到,那就是數不盡的麻煩。姜藥就是黑修,但他在被查到之前就搭上了韓蒼,成為家臣,很快就登記了新的身份。
朱顏這明白了,洞府抵押倒是個好法子,大多數的武修,還是有自己的洞府的。就是沒有洞府,多少也有兩件法寶。
無論是賴賬逃走還是被殺,總之玉行不會吃虧。
“主公高明。”朱顏說道,“第二就是,倘若儲存靈玉的人趕在一起來提取,而玉行的靈玉都已經借出去了,那拿什麼給儲存人呢?”
姜藥讚許的看了朱顏一眼,耐心的解釋:“這叫擠兌。也好解決。武修每年都是要繳納武稅,施捨綱,購買靈米等物,這些都是必不可少。”
“要是玉行被擠兌暫時無法兌付,那就抵扣賦稅,交換靈米靈材。別忘了,玉行是領主府的,就算真的延遲兌付,他們又能如何?難道還敢造反麼?”
朱顏覺得這點也可行,就說到第三個問題,“玉行一旦開起來,就會儲存大量靈玉,就可能吸引厲害的響馬大盜來搶劫,防不勝防。”
姜藥笑道:“這也容易。玉庫設定在領主府,有防護大陣,可保無虞。玉行入賬的錢,九成九都要送入領主府的玉庫儲存,玉行只留一分。隨時需要,隨時呼叫。”
“如此一來,就算玉行被大盜襲擊打劫,也搶不到什麼東西。除非他們有本事攻破領主府的大陣。”
朱顏這才徹底放心,“主公之策,面面俱到,完全可行。一是鑄造銅錢,二是成立玉行,這兩件大事,臣下一定妥善辦好。”
她也是出身寒門,雖然修煉資源勉強夠用,但從未想過有朝一日還能進入領主府,籌辦這些大事。
這讓她感到很充實,也很感激姜藥。沒有事業只有修煉的人生,真的枯燥無味。
“主公,我茗山武修,原籍者六千餘人,外來武修大概三五百。雖然大多數人出身清寒,但能吸納的存款,應該還是不少。”
姜藥很關心這個問題,“你是本地人,估摸一下,能吸納多少存款。”
朱顏在心中計算了一番,很保守的說道:“臣下以為,最少一百萬還是有的。本領還有一些富人,都身家數萬,修為不算太高,也擔心被大盜打劫,估計願意存些靈玉。”
聽到一百萬,姜藥暗自點頭,這個資料和他估計的差不多。兩人都這麼想,那一百萬應該有。
這筆錢,足夠他啟動計劃了。
豈止是開一間小小的茗山玉行那麼簡單?小小茗山,利息才能賺幾個錢?不虧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