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藥頭戴玉冠,一身繡著鳳凰的雲紋紫袍,腰間九節玉帶,身佩相印,一副朝廷大佬的氣度,道貌岸然。

屬官和朝臣們,有的穿紫,有的穿緋紅,一個個氣度儼然,和華夏古代官員已經很像了。

“主簿楚恆何在?”姜丞相穩坐明月堂相位,居中問道。

“下官在。”丞相府主簿楚恆站起來。

“點卯。”

“謹遵丞相鈞旨。”楚恆領命道。

這些流程和用語,都是姜藥親自規定的,是封建化的禮儀部分。

這排場,比作為奴隸主貴族的閥主還要講究。

一個小小的乙等武閥,竟然螺螄殼裡做道場,搞什麼新政變法。

沒錯,青閥這場封建化的運動,已經被豪族和散修們稱為“姜藥變法”。

廣大散修和寒門,在看過《大青律》之後,對“姜藥變法”持肯定態度,支持者越來越多,要求變法的人越來越多。

可貴族和豪門,包括大商主們,卻反對姜藥變法。不少利益已經受損的人,對姜仲達可謂切齒痛恨。

家臣當中,支援變法的人不到一成。

就連在新朝廷中有高官職位的人,也都冷眼旁觀。

此時,主簿楚恆點完名字後對姜藥行禮道:

“啟稟丞相,丞相府屬官一十六人全部到齊。從五品以上朝臣一百六十八人,已到一百三十二人,未到三十六人。”

新朝廷中姜藥選拔的官員,作為姜黨和變法派,當然全部到齊。

可家臣們充任的朝臣,卻有三十六人沒到!

就是和姜藥有交情的兵部尚書韓蒼,都沒有到。戶部尚書豐濟等人也沒到。

六部尚書一個都不給面子。

說來也不奇怪。姜藥入仕青閥才幾年時間。而這些人都是老牌封臣,本地豪族。

怎麼將姜藥放在眼裡?

你一個毛頭少年,一個外來戶,當個丞相就後來居上,讓我們當你的屬官,參加你主持的議政會?

做夢吧你。

姜藥相的官面,頓時不好看了。

“哼,我大青開元立朝,厲行變法,維新圖強,那是主公的聖旨。他們膽敢抗命不來,那就是抗旨不尊了。”

“抗拒孤,孤不計較。可抗拒主公聖旨,萬不可姑息。”

姜丞相一頂大帽子就蓋下來。

抗旨不尊。

本來,整個神洲也沒有抗旨不尊的罪名。一閥大事,從來都是閥主和親族、家臣商量著辦,很少有閥主在大事上一言而決的。

親族和家臣們普遍反對的事,閥主也不能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