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藥笑道:“諸位與孤,暫且不論。諸位同年出仕,同入一門,同為一志,之間,乃是同年、同門、同志!”

“朝廷到地方,如今皆為豪族權貴把持。家臣、城主、將主、領主、礦長、稅長、牧長等,幾人不是出身豪族?”

“諸位勢單力薄,唯有團結一心,相互提攜,方能打破僵局,站穩腳跟,成功變法!”

“你們但按照職務職責,放開膽量去做罷。別怕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孤就是你們的背景,丞相府就是你們的靠山!”

“天塌下來,有孤!”

“只有公心用事,無愧於朝廷百姓,孤必然能周全你們!給你們體面!”

鏗鏘有力,底氣十足的話語,令眾人感激之餘,不禁有些驚訝。

丞相骨齡不到三十,只是個少年,雖然受到君上信重,可怎麼會有如此信心?

難道丞相不怕失去君上寵信,變法大業毀於一旦麼?

他們都是有能力,資質好的人才,當然不蠢。

他們對閥主,也沒有什麼好感,深知閥主都是些什麼人。

可既然入了丞相府的門,得到這少年權貴的青睞,說不得也要拼一次了。就算為了丞相的知遇之恩和資源前程,也要好好做一場。

日後的事,日後再說。

他們是寒士不假,可一百多中高階官吏團結起來,只要站穩了腳跟,團結更多的寒士,那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足以撼動豪族的力量。

他們很清楚,從今日起,他們就打上了丞相府的標籤。只要丞相不倒,他們就有靠山。

可如果丞相倒了…他們當然也沒了前途,就是性命也未必保得住。

此時月明星稀,姜藥摸摸並不存在的鬍鬚,想來首曹操的《短歌行》,但終究臉皮不夠厚,威望更是不夠,也就罷了。

唉,何時別人會說,姜公吐哺,天下歸心?

酒宴結束之後,姜藥資助眾人修煉資源,然後當場委任官職,簽發一道道命令,蓋上新煉製的丞相大印。

任命六個武宗為六部右侍郎,任命一個武宗為大理寺卿,一個武宗為廷尉。

任命十個武宗為十個新郡的郡守,組建郡守衙門。

任命一批武尊圓滿,出任六部、大理寺、廷尉府的屬官。

其餘的武尊圓滿,全部充任新設的郡守貳佐官員,如郡丞、司馬、提刑等官。

十個郡的郡守官衙,五品以上官職全部配齊。中央六部、廷尉府、大理寺這八個要害部門,五品以上全部配齊。

大半都是姜藥選拔的人!

最後,姜藥每人送了一本親自編寫的簡化版《官典》和《論語》,讓眾人學習,算是統一姜黨的思想。教他們做官牧民。

接著,眾人一一辭別姜藥出府。

郡守帶著十來個屬官皆為一夥,手持相令,趕赴各郡上任,組建郡守衙門。

他們都是聰明人,無需姜藥提醒,就主動聯絡親友,以壯聲勢。

郡守加屬官不過十人,可是等他們趕到上任的地點,已經有上百人簇擁著他們進城。

加上他們有命令在手,所以輕而易舉就進了本郡最大的城池,掛上了郡衙的牌子,宣佈接手大權。

本城的城主府,頓時傻了眼。

城主們有心反抗,可這些地方本就是新佔的地盤,他們當城主最多兩三年,最少不過一個月,還沒有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

如此一來,竟然硬生生的被新鮮出爐的郡衙奪取了權力。

整個青閥也頓時激流暗湧、動盪不安。不到十日,各地權貴的飛訊就紛紛傳到君府,傳給青主。

有訴苦的,有告狀的,有汙衊的,甚至還有青氏長輩質疑詰問的。

就連軍中,也流言四起,軍心浮動。

而青主的青凰殿,也來了很多權貴,求青主為他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