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院長長吁一聲,又指了指桌上的圖紙,好奇詢問秦遠:

“這位小同志也能看得懂這圖紙嗎?剛才見你看得出神,說說想法。”

陶院長語氣中帶著考校的意味。

秦遠自是懂得投其所好,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

“略懂,您這是化肥造粒塔,用來讓液體化肥冷卻凝結成顆粒的,它需要足夠的高度、直徑以確保化肥充分冷卻,施工難度很大。

而您剛才做的,是在不影響造粒塔功能的情況下,最佳化施工難度。”

陶院長雙眼一亮,聽得一陣驚訝。

這年頭,化肥製造絕對屬於高科技,秦遠說的雖然只是後世課本上的一些基礎知識,但放在當下,可不得了。

“老馬,你從哪找來的研究員,有點東西啊。

目前國內化肥廠只有三家,全是以前毛熊幫忙援建的,國家化肥工業的人才緊缺,能看懂造粒塔圖紙的,可是鳳毛麟角。”

馬建華一頭霧水,意外地看了秦遠一眼,吃驚回說:

“院長,他就是秦遠同志,我和您提過,部隊轉業到我們保衛科,不是研究員啊。”

當兵的,怎麼和研究化肥扯上關係的?

馬建華、陶院長的目光齊刷刷望向秦遠。

秦遠心裡早有腹案,笑著解釋說:

“我在部隊當偵查兵,需要掌握一門外語,我學的是俄語,和北邊衝突時,某次執行偵查任務,意外撿到過一張那邊的科普報紙,關於化肥的,簡單讀了讀,就把內容給記住了。”

理由聽著雖說有些離奇,可信度還是有點的。畢竟前身俄語學的真的不錯,不然也當不了王牌偵察兵。

毛熊的化肥製造異常發達,自從他們撤走援建專家,國內的化肥產業舉步維艱。

市裡建吳涇化肥廠的建設,跟摸石頭過河沒差,陶院長作為主要設計人員,頂了很大的壓力。

他不關心別的,倒是更在意秦遠口中“那份報紙”的內容,毛熊化肥製造產業那麼厲害,說不定能從中獲得靈感。

“那科普報紙上還說了什麼?”陶院長忍不住好奇問道。

秦遠也沒藏著掖著,仔細回憶著前世課本上的內容,巴拉巴拉給陶院長一說。

什麼塔體尺寸、熔融料漿製備、防腐水泥的氣密性最佳化...

內容秦遠記的不全,斷斷續續,東一句,西一句,說的很雜。

陶院長起初側耳聽著,很快又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眼睛越來越亮。

等秦遠說完,陶院長連聲說好。

“好,好啊,不得不說,毛熊的化肥製造產業很強啊,秦遠同志說的這些,非常具有參考性。”

“對您有幫助就好。”秦遠微笑回說。

“嗯,有的。”

陶院長衝秦遠滿意點了點頭,意識到秦遠來的目的,衝馬建華和善說道:

“老馬,秦遠同志年輕有為,他剛才的那些論調,在我們院,當研究員,都夠資格。

你帶他來入職,打算給他安排什麼職位?”

“院長,我是這樣想的。秦遠同志在部隊榮獲二等功,能力突出,擔任保衛科幹事綽綽有餘。正好保衛科二隊的隊長老張剛退休,有缺,我打算讓秦遠頂上。”

陶院長對秦遠的觀感大好,立馬拍板道:

“好,人才難得,對有能力的同志,就該多加擔子,秦遠同志的能力沒的說,你打申請,我批條子,這事就這麼定了。”

“謝謝院長,很榮幸加入農科院這個大家庭。”

“那就好好幹,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陶院長笑著鼓勵道。

幾句話敲定秦遠工作,陶院長又迫不及待地對著圖紙演算起來,剛剛秦遠說的那些,給了他一些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