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文鬥(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提眾僧人如何決斷,但是李灼光又不會停下腳步,該來的總會來。終究李灼光還是到了少室山的腳下。
他也不是獨自一人來的,隨著他的行進,他的身後跟了越來越多的人。這年月沒有什麼像樣的娛樂活動,就武林人士這樣遊手好閒的群體,聽聞哪裡有熱鬧看,必定要湊上前去。
更何況當事人還是李灼光,這人似乎會一手神乎其神的法術,吐蕃人甚至視他如天神。
一路走來,殺的人比尋常江湖人士一輩子殺的人都多,其中最多的就是丐幫弟子。
但最後,丐幫不止不怪他,還對他感恩戴德。除了丐幫以外,死在他手上的,也大多是奸惡之徒。
有傳聞說他老早就覬覦少林寺的《易筋經》,一開始還有人信,但是時間久了,眾人發現以此人的修為,哪還用得著《易筋經》。如果《易筋經》都能讓這種人物覬覦,那少林寺的高僧,不得各個能降龍伏虎,腦後生光啊。
但現如今,這人又擺明車馬,欲往那少林寺走上一遭,那則快要被人遺忘的傳聞,現在看起來又像是真的了。
於是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就跟著李灼光,一齊來到了少室山。
剛至少林門前,就見到少林寺大門敞開,早已有披著袈裟的和尚代替知客僧候在了此處,見到李灼光前來,便口誦佛號,運足內力低呼道:“貴客至!”
不多時,玄字輩的高僧,除了武功盡失的玄澄以及身死的玄苦,其他人都到了。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李灼光到訪這一事的看重。
而李灼光想要的《易筋經》,此時就揣在方丈玄慈的懷裡。雖然大家都一致認為,門派重寶,不能輕易予人,但苦於他們這邊確實沒有能與李灼光一較長短的高手。而那李灼光又是個心狠手辣的。
為了不讓少林寺這千年古剎生靈塗炭,便決定由少林寺方丈隨身攜帶《易筋經》,眾僧人盡力與對方周旋,如果事不可為,就將《易筋經》拱手送人吧。
李灼光下馬靠近,玄字輩高僧皆是口誦佛號。
李灼光也懶得客套了,徑直說道:“大和尚,我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了。《易筋經》我勢在必得,劃下道來吧,文鬥還是武鬥。”
眾位僧人眼前一亮,有門兒,武鬥是不可能武鬥的,誰能鬥得過這魔頭。文鬥好啊,斯文人動什麼武。
雖然大家心裡怎麼想,但是卻不能輸了氣勢。玄慈雙手合十說道:“敢問武鬥如何?”
“武鬥嘛,就是你們出人來和我比劃,派多少隨你,車輪還是一擁而上也隨你。”李灼光此話一出,在場的武林人士無不譁然。
雖然知道李灼光手段高強,但是現在他面對的可是少林,居然口出此狂言。就算少林常年修佛的和尚,此時也是憤怒異常。
就連性情最為平和的玄寂也差點出言說要武鬥,之所以沒有說出口,是因為他被玄慈攔了下來。
西方有一句諺語“神是不能流血的”,因為會流血,就意味著會受傷,只要會受傷那便總有辦法將其打敗。
佛家也有“金剛不壞之身”的說法,如果好“壞了”那便不是“金剛之身”了。
李灼光出道至今,無一敗績不說,也沒有人能傷他一塊油皮。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強,玄慈自然不願用少林僧人的性命將之試探出來
玄慈又說道:“敢問文鬥如何?”
李灼光笑道:“文鬥就是隻是簡單地辯些佛學了,但我並未對此道有太深的鑽研,比不過各位和尚。所以即便是要辯論,也只能是我來問,伱們來答。
我問三個問題,只要其中兩個問題,你們答不出,或者答案不能讓在場的眾人服氣,那便是你們輸了。”
這個看起來倒是簡單,但是玄慈卻心頭生疑。既然此人對《易筋經》勢在必得,那麼如何會選擇對於少林如此有利的比鬥。
但形勢如此,他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玄慈只能答道:“我等選文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