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吃完雞湯麵,走出客棧,繼續沿著官道向前。

大路中央,各式馬車漸漸多了起來,其中不乏高頭大馬,錦緞華車,都是朝著前方走。

有時候甚至出現了長長的車隊,幾十架馬車排成整齊的一列,前後緊跟,車輪滾滾,在漫天煙塵中遠去。

也會有豪僕駕車揚鞭,高聲喊著“讓道”,一路疾馳不停。

兩邊行人紛紛躲避,吃了一嘴的灰,卻只能嘟嘟囔囔地抱怨幾句。

畢竟,這些華車裡說不定坐的是修行者,真罵出聲來,給人家聽到,可就不妙了。

祝安見旁邊行人在聊天,饒有興致地湊上去,“幾位兄臺,請問前面是有什麼大事嗎?竟如此熱鬧。”

行人們瞥了他一眼,看這青年一身樸素葛衣,不似城裡人,但是氣質清雋,雙目有神,給人印象不錯,於是點點頭,你一言我一語地解釋道:

“前面就是長陵城啊,宋王爺的封地,老王爺馬上要過六百歲大壽嘍!”

“嘖嘖,全城擺下流水大宴,有魚有肉,進去說幾句吉利話,就能飽餐一頓。”

“老王爺可真是大善人啊。”

“什麼大善人,老王爺那是人族棟樑!鎮守邊疆三百年,立下無數戰功,連人皇陛下都誇讚不已,你懂個屁……”

眾人介紹到一半,又吵了起來,爭論著老王爺和目前風頭正盛的青陽王相比,到底孰強孰弱。

每一位人族尊王,都代表著一段傳奇的故事,老百姓們也都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長陵王是否最強,他們不清楚,但活得最久,這一點毋庸置疑。

尊王守邊庭,與妖族激戰數百年,積累了一身的暗傷,往往難以長壽,很多三四百歲便會逝世。

長陵王能活到六百歲,已經算是罕見的壽星了。

這位老王爺多年前就不再征戰,回到長陵養老,退出了鎮邊八王的序列,但只要還活著,影響力就絲毫不減。

朝堂之上,軍伍之中,仍有無數長陵宋氏的子弟和門生,這便是數百年的深厚積累,其他尊王遠遠不及。

於是,便造就了今日的盛況。

東南西北各條官道,一駕駕馬車排成長龍,如川流不息,同時向著長陵城進發。

走路、趕騾車的人也數以萬計,他們自然沒資格上王府賀壽,只是打算進城,吃上一頓流水宴,沾一沾老王爺的喜氣。

祝安混在裡面,樂呵呵的,感受著這熱鬧的氛圍,就好像前世過節一樣,眼前烏央烏央一大片,全是攢動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