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無事,只默默修行,不問俗世紛爭。

一萬多年,就這樣在平靜中度過。

漫長的歲月裡,陪伴他的是北山,以及山腳下這座小村莊。

行過一片林地時,祝安仰起幾簇枝葉,隱約聽到到了什麼。

聲音隨風而來,沉鬱頓挫,伴著陶壎吹奏的古拙之曲:

“神竹無叢,其往無蹤。竹葉唯馨,有感必通。赫奕令德,彷彿翠容……”

這是一篇祭祀詩文,祝安聽過上萬遍了,十分耳熟。

祭祀的物件,正是他這根“神竹”。而祭祀者,則是山下那群世世代代受他庇護的村民。

於是,青翠的葉子伸出來,猶如眼眸,探向山下的田園村落——

老舊但一塵不染的祭堂內,數百村民聚集起來,滿臉虔誠,獻上果蔬雞鴨,敬香,叩首,跪伏在地,低聲禱祝著:

“神竹庇佑……”

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跪在第一排,高聲頌唱著那首祖傳的祭詩《神竹無叢》。

前方香案上,沒有塑像,沒有靈牌。

村民們供奉的,是一片泛黃的竹葉。

蒼涼的壎聲裡,一道古怪的風自下而上,從祭堂起,升入山林間,將一縷幽幽的檀香氣息帶到祝安身前。

人間香火,蘊含著眾生的信念,甚是神異。

祝安感覺這香氣聞著很舒服,於是葉片舒展開來,將其盡數吸收。

美妙的充實感瀰漫全身,又啟用了最近幾年的修行積累,促成一次小小的質變。

咔嚓聲裡,竹竿倏忽拔高一截,形成了一段全新的竹節。

“又長高了啊。”祝安搖動著滿身竹葉,心情愉悅。

普通的箭竹,幼年的竹筍有多少節,成熟後的竹竿就有多少節,二者完全一致。

但祝安不同,修行能助他突破極限,一節一節繼續生長,彷彿永無止境。

接受村民的祭祀,吸收香火之氣,也是一種修行之法,雖然不是他的主修,但偶爾為之,可錦上添花。

等新的一節竹身徹底長成後,祝安卻又開始壓縮莖稈。

將體內的木質進一步凝實,竹竿變矮,恢復成原先的一丈高度。

竹越高,越招風。

因此祝安從不顯露真身,個子每長一點,就壓縮一點,始終保持在一丈左右。

修煉了一萬多年,完全伸展開的竹身如今有多高?

祝安自己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