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張三丰會心一笑,也不說諸葛說的是對是錯,緊接著越過門檻,走進房內取出一堆茶具。

招了招手,說道:“觀內無茶葉,只有後院裡的井水,若是先生不嫌棄,便於我坐在喝口水吧。”

諸葛亮聞言,也不客氣,去了一個蒲團來,席地而坐。

面前無桌,茶具都是擺放在地上。

張三丰見諸葛亮坐了過來,拿著茶壺給他倒了大半杯的清水。

諸葛亮從地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說道:“這水不錯。”

張三丰笑了笑,“先生說的極是,領主大人的水,自然是極好的。”

見張三丰說出這般話來,諸葛亮繼續又說:“道長有這般修為,甘願蝸居在黎明城這小小的道觀,難不成是因為這水?”

“先生說笑了。”張三丰也給自己滿了一杯水,接著說道:“先不說貧道的能耐有沒有先生口中說的那般大,單單是領主大人相信並讓貧道掌管這白雲觀,都是貧道讓感激不盡的!”

諸葛亮聞言,又喝了一口水,似乎在等張三丰接下來的話。

果不其然,張三丰說完那句,只是頓了頓,便繼續說道:“貧道若是不跟隨領主大人,恐怕在這裡,便同那無根的浮萍一般了。既然有了領主大人的賞識和庇護,滴水之恩,必然是要湧泉相報的。”

這句話似乎是說到了諸葛亮的心裡去了,他不由得感嘆一聲道:“是啊!若是不跟隨領主大人,你我便如同那無根的浮萍,天地之大,無以為家。無家無國,便只能隨波逐流,顛沛流離了……”

張三丰喝了一口水,然後又說:“我知道先生是在擔心我一個清心寡慾的道士,沒有家國之念。”

諸葛亮點了點頭,直言不諱道:“不錯,起因就是張道長此前出手的時機,確實晚了些。”

“我也能夠理解……”

張三丰隨即嘆息一聲:“之前我初見領主大人時,渾身上下一丁點兒的修為都沒有,那個時候我本以為出手和不出手,根本沒有區別,直到我看見打量守衛士兵慘死,這才決定出手……”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領主大人和先生所見的那樣了。”

“原來如此。”

諸葛亮聞言,趕忙起身對著張三丰作揖,說道:“是我錯怪道長了。”

“無妨。”

張三丰說道:“在效忠領主大人這件事上,我與先生的想法是一樣的,只是貧道不喜俗事,所以顯得寡淡了些。因此,先生倒是不必替領主大人過來敲打貧道了。”

見被張三丰看透了心思,諸葛亮笑了笑,沒有多言。

“先生可否替我給領主大人帶句話?”張三丰又說。

“道長請說。”

張三丰頓了頓,又說:“貧道喜清淨,所以不喜摻合繁雜俗事,但是在面對家國之事,三豐絕對義不容辭!”

這番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說黎明城就是張三丰的家與國,若是黎明城有什麼事情,他是絕對不會推辭的。

諸葛亮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在下知道了,道長的話在下會帶到大人那裡去的。城內剛剛歷經大難,還有許多俗事未處理,那在下就不多叨擾道長靜修了。”

張三丰聞言,起身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