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宰相資格(第1/2頁)
章節報錯
胤祿側福晉年氏生和瑤的時候,年紀太小,結果這個孩子就夭折了,連帶著後來的弘晏生下來也不太健康的樣子。幸好弘晏過繼了,否則有年氏這個拿自己孩子來博寵的額娘,還不知道能不能長大呢!想必胤祿就是洞察了其中,才驟然像康熙求請過繼的。
胤祿現在已經有六子五六女,長子弘明和四子弘早系側福晉富察氏所出,次子弘顯系庶福晉扭顏氏所出,五子弘晏原為側福晉年氏所出,如今已經過繼襄郡王為嗣子,六子弘智為侍妾珠格氏所出。
胤祿長女格佛荷系庶福晉伊爾佳氏所出,次女蜜棠(小名兒蜜兒)系嫡福晉瓜爾佳氏所出,三女和瑤系側福晉年氏所出,已經夭折;四女和欣,是胤祿從山東帶回來的侍妾孔氏所出,孔氏據說還是衍聖公的侄女;五女和樂則是胤祿從蘇杭帶回來的侍妾杜氏所出,杜氏則是蘇州知府杜長行的義女。最後這二個侍妾都是胤祿治河治河之時,地方官員進獻的,第六女和雅,是年氏剛剛生的,尚在襁褓之中。
“皇額娘身子一直不大好,多叫這些小輩去慈寧宮請安。”康熙眼中略帶哀色,囑咐道。
溫皙依依應了,太后病榻纏綿,畢竟年紀大了,從去年就一直病著,年春總算稍稍見好一些。
“人到七十古來稀,皇額娘也算長壽了。”康熙長長嘆一口氣道,太后今年已經七十七歲了,賴得多年保養得宜,才有如此壽命。康熙想了想自己身子,只怕是活不到那個歲數了,一些事情得要快些安排了。
康熙看著暢春園的方向,含笑道:“等朕退位了。就與你一起常住在暢春園可好?”
溫皙以脈脈如水的笑容回應康熙:“好。”康熙是眷戀權勢的人,能說出這樣的話,叫溫皙意外,卻也隱隱覺得在意料之中。這些年,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看著康熙白髮越來越多,眼角的皺紋也漸漸密佈,或許他也累了。
自從康熙五十二年,過了千叟宴之後,康熙就不再是每日一朝,而改為三日一朝。對兒子也漸漸在一定範圍內放權,將禮部交個誠親王胤祉,戶部交給雍親王胤禛。工部交給很親王胤祺,刑部交給淳郡王胤祐和敦郡王胤俄,而兵部是唯一不許兒子染指的地方。
權力放出去,康熙自然得以歇息,不想前半輩子那麼忙碌了。朝務閒暇的時候就搬進暢春園住些日子。
皇宮裡到了夏日便悶熱無比,暢春園就要好多了,青山綠水,空氣宜人。
正好康熙也得了閒暇,取了王鴻緒的一卷松風萬壑圖軸與溫皙一通品評,王鴻緒畫工中上。書法才是一絕。在松風萬壑圖的一側提了詩詞:“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 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正是南朝範雲的《詠寒松詩》。
“王鴻緒雖然是董其昌的再傳弟子。卻也頗具米芾的秀潤,奄有魏晉以來諸家之長,揮毫落紙,人爭藏弆。”康熙含笑讚賞道。
“王鴻緒?”溫皙依稀覺得這個名字耳熟,前兒才剛剛聽胤禮說。王鴻緒上摺子奏請,言康熙前頭諸子均已冊立世子。唯獨元親王、襄郡王上不曾立世子,故請康熙下旨為二王立下世子。
“王鴻緒好像是石文炳獨子富達禮的老師?”溫皙突然想到了這個,只是語氣不是很肯定。
康熙若有深意地笑了笑,指了指那松風萬壑圖上的題詩:“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朕倒是覺得這個王鴻緒年紀大了,不但書法愈發老練,為人也更會鑽營了!王鴻緒自負才學,不肯輕易收徒,富達禮有勇無謀,原本這樣的弟子他是決計看不上的,如今——”康熙拖長了語調,卻沒有再說下去。
溫皙也曉得,王鴻緒的奏摺康熙以胤祿諸子年幼為由駁斥了回去。瓜爾佳宜蘭這是看著弘旦遲遲沒有被立為世子,所以不安心罷了,故而叫他父親石文炳去運作。
康熙未允王鴻緒所奏,卻也沒有申斥他,反而調工部尚書王鴻緒為戶部尚書,雖是平調,但是工部又豈能與戶部相提並論?只是戶部是胤禛的地盤...康熙卻叫瓜爾佳氏一系的官員去任職,顯然是為了轄制幾乎將整個戶部收入囊中的雍親王胤禛。
晚膳後,溫皙洗掉一臉厚厚的脂粉,換上軟綢寢衣,果然渾身都輕鬆多了。畢竟她的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老年婦女了,為了掩飾年紀自然需要日日濃妝豔抹。基本上和溫皙差不多年紀的嬪妃都是如此,不過旁人是為了掩蓋底下叢生的皺紋,溫皙是要遮蓋住底下嫩白雙十年華一般的肌膚。
手握一本史記,百無聊賴地翻看著。千古以來,也唯有司馬遷所記述的歷史比較負責任,不像後來的史官,多以溢美至此歌頌帝王。可惜,清朝是沒有“司馬遷”的。
清朝所編纂的《明史》,就多多少少有抹黑明朝的痕跡。《明史》為徐文元所編纂,溫皙也看過,文筆倒是不錯。只可惜千古正史,也就《史記》有些看頭。
“怎麼這麼快就卸了妝了?”康熙走到床畔,輕聲道。
溫皙合上史記,道:“每天塗二兩珍珠粉,沒得叫人覺得悶得慌!”好端端的臉色塗一層又一層,溫皙每天早晨起來梳妝,都有一種在刷牆的感覺。
康熙呵呵一笑,道:“朕還是覺得你上妝更好看。”
溫皙側臉看著康熙:“好看也不用晚上也上妝吧?”到了晚上了,該叫面板好好呼吸一下了。康熙漸漸老去,似乎格外喜歡溫皙華衣盛裝的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溫皙卸妝以後的嫩臉...
溫皙睏倦地打了個哈欠,伸手去落下珠簾幔帳,道:“皇上明日雖然不用上朝,也早些歇息吧。”
康熙笑得臉上的皺紋深了幾許:“朕倒是跟著你學會了早睡晚起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