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平行著向前移動的身影,絲毫沒有特別之處,普通、靜默得出奇。

某一瞬間,彷彿她就是一棵樹影,被陽光織成黃澄澄的圖案,投射在某一處的牆面上。隨著陽光的移動,影子被拖得漸來漸長,直至被夜幕吞沒。

“那個人是誰?”太子妃稍稍側面的問道,“一直往這邊看著。”

“差點忘了跟你說,奶孃,”太子道,“她是我的一個奶孃,人不怎麼愛說話,也從不拋頭露面。”

一邊說著話活動著肩膀,又飛快的在太子妃的額頭上吻了一下道,“好了,外面還是有些涼,透透風就好了,回去歇著。”

調身往回走,太子妃側頭看向奶孃的身影,見她站在那裡不動,但身子卻也轉過來往這邊看著,目光似乎總是聚焦在太子的身上。

奶孃,確如一位慈母,無時不刻的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雖不是親生,卻吃著自己的奶水長大,形影不離,更有勝過親生母子間的感情。從她那慈愛、期盼著的目光當中,就能感觸到她與太子之間這份沉甸甸的感情,宛若親生母子。

無論是哪一位皇子的奶孃,都會無時不刻、千依百順、千方百計的去討好皇子,更何況是太子的奶孃。

或許,早在兒時,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相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就會市井當中的現實與狹隘還有目光短淺傳給了對方。

隨著被貫懷的皇子的長大,就會變得目中無人,對直系的親屬與朝臣都沒有什麼感情,卻唯獨對奶孃有一種依戀感,視若自己的親孃。

朝代中不乏有奶孃專權跋扈、操縱政事,甚至誹謗、打擊、煽動、胡作非為者。

但是,就站在不遠處悄悄守護著太子的這位奶孃,出奇的低調,或是隻在冊立太子妃當日,延慶宮中所有人等集合在大殿的門口處迎接太子妃之時,她曾站在不起眼的地方。

有心想上前與她打招呼,聽她說著各種關心太子的話,卻覺太子無有此意,閃爍著的眼神當中看不出在想著什麼。

走上大殿門前的臺階,太子妃回頭,看見她轉身往另一處走去,似乎是預料出太子妃會回頭看她一般,側轉著的頭,目光拋向四十五度角的方向。

剛回去沒有幾天,就又匆匆的前來探望太子妃的沈夫人領著沈志燁上前與太子、太子妃見禮。

見太子妃氣色好了許多,沈夫人非常的高興,回得室內,灰蘭與玳瑁見夫人來了,急忙的端茶擺點,又特意為沈志燁端上來十幾樣新鮮的水果。

眼睛都不夠用了,四處觀瞧著的沈志燁,一邊大口的吃著水果,一邊接茬觀瞧著,還左顧右盼的與宮人、侍者打招呼道:“我回來了,回來看你們來了!”

說著話的同時,還時不時的擠眉弄眼的,頗有幾分的滑稽搞怪,宮人侍者們皆以手掩口,低著頭想笑又不敢笑。

稍刻,太子起身而出,沈志燁與這位不待見他的姐夫點頭又哈腰的,趁人不注意,又跑到門口處的宮人身邊問道:“安綺公主,每天什麼時候來看我姐姐呀?”宮人相視而笑,誰也沒吭聲。

看著他那一副貪吃又想入非非的樣子,全都將臉扭向一旁邊,嘴巴撅起得老高......,若不是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準得替安綺小公主斥上他幾句,然後,將他轟出宮中。

得到沈夫人前來探望太子妃的訊息,正在梳妝著的沈梅嬌立刻招手翠兒前去通知沈梅霞,急匆匆的就過來了,金枝隨在身後。

自前番太子妃強烈孕吐之時,沈梅嬌就安耐不住、急切的向太子示好,過度溺愛著她的沈夫人自然是暗裡助力。

私下裡,翠兒還是將原先太子妃的長策與沈梅嬌又說了一遍,於情於理在太子妃最需要人關心的時候,切莫操之過急。

忠言逆耳利於行,然而,這忠言利於行的前提卻是逆耳,總是不受聽的,特別是嫉妒、攀比心甚強的沈梅嬌,上哪兒能聽得進去呢?

雖然,大事上沒有犯糊塗,但是,這小事上可是急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肚子裡就懷上了孩子,從而進位升級,與妹妹平起平坐。

不知不覺當中,見太子來之時,立刻就將翠兒指到一旁邊去做別的事情,嫌她礙眼了這就。

明大理又很是聰明的翠兒,哪能看不出來,自小就在沈府當中,老太太對她如孫女一般,又來臨來前的交待與囑託,翠兒心中也急。

知道光急是沒有用的,依著大小姐爭強好勝的性子,只不正哪一天就得跟太子妃鬧個紅臉兒可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