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時,行至一高處,遁著漢白玉的石階而上,其上有一八角的涼亭。

三簷四簇,簷角上蹲著瑞獸望向八個方向,簷角下懸著銅鈴,隨著微風輕輕晃動,鈴聲悅耳。

紅色油漆的八根長柱,在陽光下閃著光,特別的醒目。其上橫著一匾額,上書‘望亭’兩個大字。

沈梅棠與珍珠走進這‘望亭’之中,身後緊緊地跟隨著丫鬟灰蘭與玳瑁。

卻說,站在此處亭中,可觀大半個百花園,哪一處花光濃豔,哪一處看花的人最多,盡收眼底。眼見著百多人暢遊在花海之中,歡聲笑語,異常的高興。

曾經有許多的人把美人比成花朵,也有許多人反回頭來把花朵比成美人,無論怎樣的比擬,這美人與花朵是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句話兩句話也說不完,後書中繼續聊。

這一會兒,百多人入得園中,各處都是豔麗之花,每個人的喜好也不同,自然而然的就散開了。

園子裡可是熱鬧了,彷彿園中的百朵忽然都變得神通廣大,搖身一變,幻化成人形,落地皆成美人,園中嬉笑著暢遊,真是美極了。

沈梅棠是極喜這花的,其可只嗅這花香片刻,便知其為何種花,其花性如何。

自小便熟讀《花經》等等大量的書籍,幾乎能將熟讀過的、喜愛的書籍倒背如流。

若不怎說她五歲起日誦千言,出口成章;七歲起吟詩作賦,文思泉湧;那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天生的聰慧伶俐,哪裡是教習之所以能也!

這一時,站在此處,眼觀著眾多的佳麗,其站於何種花前,對哪一種花喜愛,又對哪一種花惱怒,自然而然可觀其人大半的性格。

然而,眾多的佳麗,大門閨秀,識幾個文字便也罷了,哪裡讀過什麼書?依如沈梅嬌、沈梅霞。

光是知道觀這花的表象,從入眼的花型大小,顏色品種、香味濃淡跟這花莖上是否生有倒鉤形的刺,會不會扎手便罷了,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珍珠雖然笨了點,但她也認學,實在是學不會也沒折,但她卻喜歡這有才學的人,這也是她與沈梅棠寸步不離的原因。

這一會兒,珍珠自然是瞭解沈梅棠對這百花的瞭解甚多,以及知識的淵博,有不明白的就問,沈梅棠一一為她答疑解惑,不厭其煩。

這一邊,望亭之中正說著話,那一邊,忽聞得陣陣驚叫之聲傳來。

順聲望去,見前邊不遠處,有一大片鵝黃色的花朵,特別是在陽光下,嫩成耀陽的金色,很多的蝴蝶飛舞流連在花間,也吸引了眾多的佳麗上前欣賞那花朵,細嗅那花香。

卻不想,越是嬌嫩的顏色越能招蜂引蝶,花間飛舞著大量的蜜蜂。

‘嗡嗡嗡’的盤旋在花叢之上,似是有人伸手掐下花朵時,被蜜蜂將手蜇了,驚聲尖叫,揮舞著袖子驅趕蜜蜂。

這一動作,卻引發了蜜蜂的群起而攻,也不知道從哪兒飛來的蜂群蜂擁而至,空中聚整合一隻密集的大軍,密密匝匝、黑壓壓的一片,直奔人群而來,場面頓時大亂。

眾佳麗人等是抱頭就跑,東躲西藏的,被蜂群圍追,嚇得花容失色,嗚嗷喊叫......,頓時,亂成一鍋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