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個小吏想起楊逍的個性。

孔師爺一聽,嘴角一抽,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

嘭!

“他敢!”桓化北直接把碗重重的放在了桌上,眼睛一斜,雙目圓睜。“這個小兒真以為整個清河縣就他說了算?他這個狀元公離了皇上,就是個屁!”

“可畢竟他有人事權啊。”

另外一名小吏擔驚受怕的問道。

桓化北面露不爽:“有人事權又能怎樣?他真把你們開了,去哪裡找這麼多人把位置填上來?就算填上,本官不給他們發薪俸,就憑楊逍每個月那十兩多的俸祿銀子他能負擔得來嗎?”

“對對對!”

“大人真是英明之極,瞧瞧我們這糊塗的,您才是咱們清河縣真正的財神爺呀!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財神爺呀!”

“可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這楊逍再能招人,招人總是要錢的吧?沒錢,怎麼招人?”

“隨隨便便幾十號人,一月俸祿就是小一百兩銀子,加上衙門其他花銷,一個月至少得一兩百兩。他家有一隻能生金蛋的母雞呀?要是真這麼瘋癲,就準備整個縣衙停擺吧!”

……

其他文吏們紛紛笑道。

是啊。

最開始不少人也的確擔心楊逍開人,畢竟他這幾天所做的事情表現出來的性格實在是太過鮮明瞭,這多年的師爺說開除就開除。

因此。

一些文吏一開始對他這個狀元還挺抱有希望的,可就那樣子做事,顯然是不符合官場規矩,能在這清河縣待上多久都是個問題呢。

所以。

不少人還是將寶壓在了黃世仁和桓化北的身上。

桓化北抓過一壺酒,咕咚咚地將酒倒在了碗中,放在嘴邊道:“你們啊也就是瞎操心!他哪來每個月一百多兩銀子?光後院那幾個人每月花銷就不少,張高義挖的坑,正好他來踩!我可是聽說咱們這位狀元出身寒門,哪裡來的家財補貼縣衙?”

“他更為愚蠢的是,京城中,其他達官貴人想要結交,給他送了不少東西,都被他推了。皇上的確感動,甚至還給了他一些賞錢!”

“不過,就連皇上的這些賞賜這傢伙都拒絕了,在京城清流中名聲好得不得了,東林黨那些人還想招攬他呢!指不定啊,他這一路上是如何吃糠咽菜,來了咱清河縣呢!”

桓化北說完,得意狂笑。

“哈哈哈!”

其他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對了。”孔師爺忽然眼睛轉了轉。“ 桓大人,你說咱們這個狀元公到底是哪裡人士啊?怎麼關於他的訊息這麼少呢?要是換做往年,只怕是這狀元公的親朋好友早就在咱們縣城等著歡迎他了!可現在……這也太冷清了吧?搞得咱們都有些摸不清他的底細了。”

“擔心什麼?”

“這狀元公的確是低調,但就是江南道的人,具體哪裡……府臺大人和府典判大人也沒跟我說。”

“但管他呢,想必是這傢伙不想廣而告之,就為了博一個清廉不阿的名聲唄,不然,他家鄉人早就過來打秋風了。”

桓化北分析得很快。

這可是他的自身經歷。

原先。

在邊關軍中當個小吏,家鄉人甚至家族的人沒有幾個關心的。

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