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類推,若是形成兩道符文,就可以稱為地煞二層法器。直至地煞七十二層法器。

地煞七十二層,之後可以凝聚合一,形成一道天罡符紋。完成此步,地煞法器便可以晉級為法寶。

最低階的法寶,便是天罡一層。如此繼續煉製溫養,便可以繼續新增地煞符文,直至第二次煉滿地煞七十二層,合而為一,成為天罡二層法寶。

還是以此類推,直至天罡三十六層法寶,三十六道天罡符紋,凝聚合一,便能形成一道大道法則,此時的法寶,便可成為傳說之中的天地靈寶。

功法與法器不同,不是以形成的符種數量為標準,但是,這其中記載的的內容,卻有些顛覆葉秋之前對於修煉的認知。

按照這些刻板中的記載,功法也好,法器也好,法寶也罷,甚至天地靈寶,因為都是由符文組成,其實本質都是想通的。所以,功法在修煉,先在體內凝結符種,之後凝聚道基。

再凝聚金丹,破丹成嬰,元嬰化神,乃至化神返虛,最終大乘合道飛昇。其實就是追尋最基礎的符文字質。

功法修煉到最後,返本歸源,修士體內的本質還是符種。所以,功法的終極其實還是建立在符種之上,這又與靈寶頗為相似。

留下這石刻的作者,雖然沒有直接給出功法與靈寶的關係,但是按照這種推測,葉秋不難得出答案。那就是功法修煉,就是修士以自身肉體為材料,煉製靈寶的過程。

與煉器不同的區別,只在於,從法器溫養符文,走向靈寶的道路,從一開始,就走的藉助材料,煉製火焰,手法之類的外力。

而修煉功法,從凝練符種,到洗練一口丹田靈氣,凝聚道基。所走的都是不假外求的路子。修士築基,若是藉助外力,以丹藥相助築基,之後的道路幾乎就被堵死。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修士,寧願賭數年苦關枯坐,也不願意接受丹藥一粒吞入腹,道基轉瞬即成的捷徑。

這種理論,葉秋暫且不知對錯,但是結合理論,再回頭整理手中的諸多法器,功法,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他腰間掛的長劍,乃是得自當年黃旭之手。原本葉秋只認為是上品法器,如今按照新的劃分,細細檢測之下,就會發現,這柄長劍,乃是用鐵精打造,其中內含七十一道符紋。

按照標準,便是地煞七十一層法器,算得上是極品中的極品,再上一層便是圓滿法器。

至於凝聚地煞禁制,形成天罡禁制,讓這柄法器長劍成為法寶。葉秋是不敢想的,雖然理論上有可能,但是將法器溫養成為法寶,不比一名修士,從築基突破金丹。實在是數十萬挑一的難度。

將這些內容消化完畢,葉秋總算知道,北境為何被稱作化外之地,羈縻之州了。

那刻板上沒有提及的一些內容,是他之前收集的諸多典籍裡,零零星星記載的隻言片語,葉秋的心神自神域之中,查閱資料,不亞於搜尋引擎。

擁有諸多方便,才將這些散碎的記載整理出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但是,在一些記載中,卻提到,這些資料,在真正的大宗門,例如大衍仙宗那種地方,幾乎是人人知曉的常識性知識。

而在北境這種地方,卻是由靈吉宗等宗門把持壟斷,莫要說一般的散修,就連碧濤島那種勢力,藏書之中,都沒有關於這些的系統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