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龍虎玄壇 第二章 神域(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章 神域
灰濛濛的一片空間,方圓十丈左右,無天無地,無上無下。
只正中的位置,有個八角規整的小小祭壇,只看大小,就好像廟宇之中那種供人打坐的蒲團,上面紋飾繁複,隱隱有熒光流轉,讓人一看之下,便已知此物的不凡。
葉秋恍惚之間,看著這祭壇,心中莫名多了許多記憶。
這個世界上,修真宗門統御一方,門徒弟子開枝散葉,在宗門統御之下組成世家傳承。
人們從煉氣九層,突破煉氣而入築基期者,十停之中,不足半數。
築基之後,鞏固道基,最終道基夯實結成金丹的,十取其一。
而十個金丹高手,最終破丹成嬰,成就元嬰真人的,百中無一。
元嬰化神,最終返虛大乘,成就長生仙的,可以說是十萬人中難出一個。
修真界廣闊無邊,或許仙人並不少,但是也不是人人可見。對於大部分修士而言,成仙似乎都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能成仙,縱使修為化境,元神尊者,最多也就一兩千歲壽元。終究也逃不過身死燈滅。
但是,在修真界卻有一類特殊的存在,就是那些秉承天地靈氣,應靈秀而生的先天神祇,縱使絲毫不修煉,也能隨著歲月,實力自然增長。
活過數千乃至萬載也不在話下,若是有人祈願,以靈力願力供奉,也能達到另一種形式的永生。
只要供奉不斷,相對於普通修士,說一句壽元無盡也不算誇張。
只是這類先天神祇,初生之時,不通世故,混沌一片。不分陰陽,不辨善惡,天生地養,渾渾噩噩。
偏偏又身懷天地鍾靈,渾身都是寶貝。雖有本能趨吉避凶,但是卻逃不過修士們的覬覦,無論是被捉來煉寶煉藥,都是上佳的寶財。
更有甚者,有些大宗門掌握秘術,可以將弟子的魂魄,轉嫁到先天神祇的神體之中,從而得以執掌一方水土神域,還能獲得先天神祇的壽元,也算是為宗門增加戰力護法。
有些大宗門,統御方圓十數萬裡境域,敕封大小神靈成百上千,俱是借的先天神祇的軀殼。
在修真界之中,無數年來,幾乎從未聽說有先天神祇成長到仙人境界,如今存活的神祇,幾乎完全都是各大宗門敕封。
縱使有些幸運的神祇,隨著歲月成長,心智成熟之後,瞭解到先天神祇的遭遇之後,怕也是深藏了根腳出身,不敢稍有外露。
曾經有位先天神祇,因為生在了人煙罕至的絕地,成長到仙人階段的大神通者,舉手投足可搬山填海,鎮御一方。
各大宗門的仙人,與其遭遇的,盡皆落敗。當時那位神祇佔領一方境域,庇護先天神靈無數,蓋壓修真界數千年。
可卻也沒逃過那些大宗門的仙人圍攻,最終力戰不敵。其神識靈智,也被人磨滅。
只是在臨死之際,這位大神通者將寄託自己神域的法壇拋入虛空,後來無數修士曾試圖尋找,都沒有收穫。
神域是神靈與自身初生之地天然的連結樞紐,又號稱亡者的歸處,陽世的陰間,冥域之土,地府所在。
一般神靈的神域,也就是在神靈誕生的地方,依存在現實世界的對立面,與陽間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無法自行改變,更無法移動。
但是那位大神通者,修為通神,又收攏了無數先天神祇在麾下聽命,居然研究出一種將自己的神域寄存在特殊祭壇上的方法,讓神域能夠隨著法壇移動。
這無疑是一項空前絕後的創舉。
簡單的來說,就是普通的神祇,例如山神的神域,就只能在神祇誕生的那座山下的冥土之中。
河神的神域就只能在那條河流的靈氣聚集之地的冥土之中。
無論那位神祇離開誕生地多遠,祂的神域也只能留在原地,如果神祇死去,那麼神域也會隨著神靈的隕落,短時間內凋零,最終化作冥土,歸於黑暗。
而神靈要是長時間遠離自己的神域,也會導致神力無法補充,神域也會破敗,神祇自身也會經歷天人五衰,最終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