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才說了那麼多,孫錘子已經聽出阿花和這件事無關了。

這件事中,唯一的壞人就是那小乞丐,是他冒用阿花的名字,還用一把好的刷子給他試用,孫錘子才會叫大傢伙去買他手裡的刷子的。

既然這樣,阿花站出來給他賠刷子,他也過意不去啊。

堂堂一條大漢,怎麼能為難一個村姑呢?

白牡丹娓娓道:“那小乞兒住漠梧村裡,做出這種事,是丟了咱村子的臉。不過幾把刷子,半個晚上不睡就做出來了,不費什麼功夫。”

其他漠梧村的圍觀村民也紛紛出聲提醒。

“阿花妹子你人太好了,這樣會吃虧的。”

“阿花你一個人做這些,每天都起早貪黑的,還要帶孩子。你哪能天天不睡覺啊?”

白牡丹看著幫她說話的鄉親們,嘴角上揚。

其實她一點都不好欺負,明面上看起來吃虧,實際上卻是能佔便宜的。

這孫錘子若是過意不去,向人說道的時候就會提到漠梧村裡賣刷子的阿花和那個騙他的小乞丐不是一回事。若是星野再去坑騙錢財,也能有個人證。

商人注重口碑,而她想做生意,就一定得把名聲做好一些。到時候就算其他心靈手巧的人模仿她,做的比她更好,村民仍會來她這兒買東西。

而且,她還想借此拓展商機呢。

白牡丹對孫錘子說,“孫大哥,你也聽見了,我家裡有個小孩子,不能離村,還得花時間照顧她。你得寬限我三日,三日後再來村口取。”

她從揹簍拿出唯二兩把蒲葵扇,將其中一把送給他,“這日頭炎熱,我這把結實的扇子也送給你,回村路上能扇風,不至於吃了暑氣。”

孫錘子又驚又喜,沒想到來追討個刷子的錢,竟還能帶把扇子回去,憨笑著接過:“花妹子真是個敞亮人!那就這麼說定了!三日後我再來取。”

他搖著蒲葵扇,問旁人星野經常出現的位置,想去那邊看看,一路搖著扇子就走了。

白牡丹望著這漢子遠去,揚起了嘴角。

她對自己手藝的質量很有信心,一般人對付生活就完事了,哪兒有她這樣當做一門生意來做?

只要有人能發現好用,這孫錘子就能成為活招牌,在牛尾破給她宣傳。

這事往小了說只是小乞丐不懂事,騙了人錢,往大了說能當做外村來鬧事。漠梧村村民看阿花如此大方得體,把事情解決得這麼好,都覺得她給村長臉了。

很多人心疼這孤兒寡母的,紛紛表示能幫她分擔。

屠夫家媳婦:“你是要竹子和豬毛嗎?我公公養了好多豬,很多豬毛賣不出錢,全燒了,我這就去豬圈裡把毛給你刮下來!”

大爺:“我養著兩頭老山羊呢,毛都發黃了,捨不得賣掉。賣給打羊毛氈的說不要,我去刮下來給你。刷子上的毛,應該都用得上吧!”

嬸子道:“你一個人帶娃,可不容易!我家的力氣在村裡是出名的,我叫他上山撿柴的時候,順手幫你砍竹子去!我讓他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多下來的你自己削個凳子。”

村民三言兩語就把這活分派出去,對他們來說是舉手之勞,卻能給白牡丹省了很多的事。

這算是因禍得福了?

白牡丹沒有推辭,連聲謝過。

村口這些人雖自稱為遊商,大部分只是販夫走卒,來往於村莊和淆城之間,賺取微薄差價。若是運氣好,在驛站遇見大人物,手上這些貨就很容易賣空。

他們往往拉著牛車、馬車、板車來村口,滿了或者預算中的銀子花光了才會離開。那些要刷子的倒也不急在這一時,反正阿花什麼時候做好,他們什麼時候來收,收的時候才會掏錢付剩下的。而那些覺得已經被小乞丐坑了一筆,不想再在刷子上浪費時間金錢的,白牡丹只好由著他們去了。

這麼一鬧騰,趁著大家目光還聚在她身上,順便誇了一下自己做的這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