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早就見過(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眾人上朝時,聽得長孫銜的政令,臉上神色各異。
這新官吏的選拔需認幾千字,能背誦典籍,處理好雜務,即可當選。至於什麼聖人經典,名家策論一概都不用學。
他們雖聽從地方官的號令,但另有直接上官,更由朝廷選拔。
至於這些小吏的作用,不僅包括教化庶民處理農桑,讓庶民生活富裕,還要處理一些庶民間的矛盾。
這……
這不是和縣令有些衝突嗎?
專門提拔了一群認字的庶民來管理庶民?
哪來這麼一大群的庶民呢?
除開那些考不上秀才舉人高不成低不就的文人,其他沒錢唸書的百姓還能在朝陽書院那裡唸書識字,參加底層小吏的選拔。
想到這一茬,頭腦稍微靈活之人都能想明白,朝陽書院是在為小吏選拔之事鋪路呢!
甚至女帝原先的政令都是謀劃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他們能接受今日的新政。
女帝雖年幼,但腦子裡的想法和做出來的出格事比他們想象的要多。
今日拒絕了,明日指不定還鬧出個什麼事來。
有些人哪怕想明白了,也只能沉默接受。
反對女帝的新政不是什麼好事,這位陛下不是性情柔弱且易被說服的人,還是走走其他的路子吧。
朝堂上的反對聲沒有,但是微乎其微。
世家顯貴們都沒出聲反對,剩下的反對聲毫不重要。
有反對的,自然也有贊成的。有些老臣看到長孫銜如此為百姓操心高興不已,甚至在朝堂上揮淚,稱讚長孫銜的賢明。
朝廷上的大臣們配合,長孫銜倒樂得自在。
但有一件不得不提,“陛下,今年是個災年,陛下去歲已減免糧稅了,但明年後年光景如何暫且不知。陛下心繫百姓臣知道,這國庫怕是難以支援……”戶部的大臣站出來難為說道。
其他大臣紛紛側目,還有不少世家看起了熱鬧。
國庫這些年是好過了不少,但陛下徵收如此之多的小吏,還讓國庫出銀子,國庫能頂得住嗎?
有的人甚至都想好了,因為國庫給不出銀子這些小吏被官府遣散的場景。
拋開這些不談,這幾年跟胡人征戰都花了不少錢,雖然打了勝仗,但牛羊終究是小財。
再他們看來,陛下還是年輕急躁了些。
等下面的百姓休養生息幾年,日子好過一些,再推行這新政都行。
此刻推行,必然阻礙重重。
長孫銜坐在皇位上看著下面大臣們表情各異的臉,淡然笑道,“愛卿不必擔心,國庫很快就不會缺銀子了。”
不缺銀子?
眾人心裡嘀咕著,難道是哪裡找到了金山?
金山是沒有的。
萬言箱不是城門的裝飾品。
雖才剛剛設立,但收到的血書信件一天比一天多。
長孫銜算好了,第一筆銀子該出在下面這幫人身上。
長孫銜讓下面的人查閱了信件,並讓白龍使和御林軍的人配合查案。
長孫銜纖長細嫩的指節捻著從萬言箱中整理出來的冊子,圈定了幾個率先處理的案情,接著把冊子丟給手下的人,讓他們去辦。